.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口.耕地.草地和森林4个因子构成一个理论上以人为中心的全球人地关系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人口总量的变动势必引起耕地.草地和森林面积的相互转化和数量增减。例如,人口增长导致粮食需求量增加,从而引起粮食播种面积和单位面积粮食产量的相应变化,直到达到如下平衡:P×G=C×Y[P-人口总量;G -人均粮食年需求量;C-粮食播种面积;Y-土地生产率(单位面积年粮食产量)]。
材料二 读左图:全球人均粮食.耕地生产率.化肥投入和灌溉面积指数图。
(1)在人口增长条件下,满足粮食需求的两种途径是 _____和 ________。
(2)现实中,材料一显示的人地关系是难以达到平衡的(P×G≠C×Y),下面三种情况中,最易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的是 (填序号),原因是 。
① P×G-C×Y>0 ② P×G-C×Y=0 ③ P×G-C×Y<0
|
(3)材料二显示,人们主要通过 . 两种措施来提高土地生产率,但由此可能分别带来的问题是 . 。
(4)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提高土地生产率,除材料中所提到的措施外,今后更需要大力发展 (科学)技术。读我国油菜开花日期等值线示意图,回答问题。
油莱生长需要一定的温度和水分条件,我国北起黑龙江.南至海南,西起新疆,东至沿海各省,不论是青藏高原,还是长江中下游平原,总可以看到一片片金灿灿的油菜花。
1.根据图示信息,归纳我国东南地区油菜开花日期等值线分布的基本特征,并解释其原因。
2.4月1日的油菜开花日期等值线在黄准流域有明显向北凸出之势.为什么?
3.我国东部6月1日和7月1日油菜开花日期等值线呈什么方向延伸?为什么?
4.新疆塔里木盆地周边地区,油菜开花日期等值线的分布特点是什么?为什么?
甘肃民勤是我国沙尘暴多发地区之一。1998-2006年间平均每年发生沙尘暴11次。
分析甘肃民勤沙尘暴多发的地理因素。
某段高速公路(G)经过单面山(顺向山)地区,地质剖面如图所示。为防止滚石、滑坡等灾害,对施工立面H进行了加固,还在L坡面上打入"岩锚"。以固定表层岩层。2010年春,该单面山的上部山体大规模滑落,导致约200米长的公路被毁。
分析这次地质灾害发生的原因。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桑蚕的适养温度为20~30℃,生长周期约l个月。桑蚕的饲养需要投入的劳动量较大。我国桑树分布广泛,是世界重要的桑蚕丝生产及其产品出口国,太湖平原、四川盆地和珠江三角洲是我国传统的桑蚕丝主产区。自20世纪末,我国桑蚕养殖业开始了空间转移。图6示意我国2000年与2007年桑蚕茧产量(产量大于0.1吨)的省区分布。
(1)据图简述我国桑蚕养殖业的发展特点。
(2)简述广西桑蚕业迅速发展的优势地理条件。
(3)有人建议贵州向广西学习,大力发展桑蚕业。你是否赞成?简述理由。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图示意某区域多年平均降雪量与雪期(从当年初雪日到次年终雪日的天数)的空间分布。该区域内丘陵区每年因融雪径流造成的土壤侵蚀较为严重。
(1)根据等雪期线的分布,分析沿MN一线的地形分布特点。
(2)比较甲、乙两地雪期与降雪量的差异,并解释原因。
(3)分析位于丘陵区的丙地融雪侵蚀较乙地严重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