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3月20日在日本东京地铁发生了震惊世界的“沙林”毒气袭击事件,造成11人死亡,5500多人受伤。恐怖分子使用的“沙林”是剧毒的神经毒剂,其化学名称为甲氟磷酸异丙酯。已知甲氟磷酸


一定温度下,使一定质量的混合气体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aA(g)+bB(g)
cC(g)+dD(g),达到平衡时,测得B气体的浓度为0.6mol/L,恒温下将密闭容器的容积扩大一倍,重新达到平衡时,测得B气体的浓度为0.4mol/L,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a+b>c+d | B.平衡正向移动 |
| C.重新达到平衡时,A气体的浓度增大 | D.重新达到平衡时,D气体的浓度增大 |
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的本质原因是()
| A.正逆反应速率相等 | B.正逆反应速率均为零 |
| C.正逆反应都还在继续进行 | D.反应停止了 |
右图是关于反应A2(g)+3B2(g)
2C(g)(正反应为放热反应)的平衡移动图象,影响平衡移动的原因可能是( )
| A.升高温度,同时加压 |
| B.降低温度,同时减压 |
| C.增大反应物浓度,同时使用催化剂 |
| D.增大反应物浓度,同时减小生成物浓度 |
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X2(g)+Y2(g)
2Z(g),已知X2、Y2、Z的起始浓度分别为0.1mol/L、0.3mol/L、0.2mol/L,在一定条件下,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有可能是( )
| A.Z为0.3mol/L | B.Y2为0.4mol/L | C.X2为0.2mol/L | D.Z为0.4mol/L |
过程的自发性的作用是( )
| A.判断过程的热效应 | B.确定过程是否一定会发生 |
| C.判断过程发生的速率 | D.判断过程的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