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黄鲁直敬重苏轼
鲁直①晚年县东坡②像于室中,每蚤作,衣冠荐香,肃揖甚敬。或以同时声实相上下为问,则离席惊避曰:“庭坚望东坡,门弟子耳,安敢失其序哉?”今江西君子曰“苏黄”者,非鲁直本意。(选自宋?邵博《邵氏闻见后录》)
[注释]①鲁直:即黄庭坚,字鲁直,他是北宋著名文学家。②东坡:即苏轼。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县②门③耳
2.翻译:
①每蚤作,衣冠荐香,肃揖甚敬;
②安敢失其序哉?。
3.“或以同时声实相上下为问”有以下理解,哪一项是正确的?
①有以把谁上谁下问黄鲁直;
②有人认为黄、苏两人的声望其实不相上下;
③有人问两人在当时谁高谁低;
④或者说在当时两人地位不相上下。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容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王浚,字士治,弘农湖人也。家世二千石。浚博涉坟,美姿貌,不修名行,不为乡曲所称。晚乃变节,疏通亮达,恢廓有大志。尝起宅,开门前路广数十步。人或谓之何太过,浚曰:“吾欲使容长戟幡旗。”众咸笑之,浚曰:“陈胜有言,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州郡辟河东从事。守令有不廉洁者,皆望风自引而。刺史燕国徐邈有女才淑,择夫未嫁。邈乃大会佐吏,令女于内观之。女指浚告母,邈遂妻之。后参征南军事,羊祜深知待之祜兄子暨白祜浚为人志太奢侈不节不可专任宜有以裁之。祜曰:“浚有大才,将欲济其所欲,必可用也。”转车骑从事中郎,识者谓祜可谓能举善焉。
除巴郡太守。郡边吴境,兵士役,生男多不养。浚乃严其科条,宽其徭课,其产育者皆与休复,所全活者数千人。转广汉太守,垂惠布政,百姓赖之。及贼张弘杀益州刺史皇甫晏,迁浚为益州刺史。浚设方略,悉诛弘等,以勋封关内侯。怀辑殊俗,待以威信,蛮夷徼外,多来归降。征拜右卫将军,除大司农。车骑将军羊祜雅知浚有奇略,乃密表留浚,于是重拜益州刺史。
武帝谋伐吴,诏浚修舟舰。浚乃作大船连舫,方百二十步,受二千余人。以木为城,起楼橹,开四出门,其上皆得驰马来往。又画鹢首怪兽于船首,以惧江神。舟楫之盛,自古未有。浚造船于蜀,其木杮蔽江而下。寻拜浚为龙骧将军、监梁益诸军事。
时朝议咸谏伐吴,浚乃上疏曰:“臣数参访吴楚同异,孙皓荒淫凶逆,荆扬贤愚无不嗟怨。且观时运,宜速征伐。若今不伐,天变难预。令皓卒死,更立贤主,文武各得其所,则强敌也。臣作船七年,日有朽败,又臣年已七十,死亡无日。三者一,则难图也,诚愿陛下无失事机。”帝深纳焉。
(节选自《晋书·列传十二》,有删节)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浚博涉坟,美姿貌典:典籍
B.皆望风自引而去:离开
C.郡边吴境,兵士役苦:艰苦
D.三者一,则难图也乖:违背,不一致

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羊祜深知/待之祜兄/子暨白祜/浚为人志太奢侈/不节不可专任/宜有以裁之
B.羊祜深知待之/祜兄子暨白祜/浚为人志太/奢侈不节/不可专任/宜有以裁之
C.羊祜深知待之/祜兄子暨白祜/浚为人志太奢侈/不节/不可专任/宜有以裁之
D.羊祜深知/待之祜兄/子暨白祜/浚为人志太/奢侈不节/不可专任/宜有以裁之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浚后来变得开通豁达,州郡征召他为河东从事,官吏中那些不廉洁的人,听到消息后,都自行离去,刺史徐邈将自己女儿嫁给他。
B.王浚任巴郡太守,严明法令,对生育的人实行休整并免除徭役,被保全成活的婴儿有数千人,就任益州刺史后,将盗贼张弘等全部杀掉,深得百姓爱戴。
C.王浚就任益州刺史后,大造连舫大船,舟船规模很大,前所未有。王浚用木材建城,树起高台,有通向四方的大门,城上可以骑马往来。
D.武帝谋划伐吴,朝廷百官都劝阻皇帝讨伐吴国,王浚力排众议,上书皇帝分析利弊得失,皇帝非常同意其看法。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怀辑殊俗,待以威信,蛮夷徼外,多来归降。
(2)令皓卒死,更立贤主,文武各得其所,则强敌也。

【原创】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张知白,字用晦,沧州清池人。幼笃学,中进士第,累迁河阳节度判官。咸平(年号)奏疏,言当今要务,真宗异之,召试舍人院,权右正言。献《凤度箴》,出知剑州。逾年,召试中书,加直史馆,‍面赐五品服,判三司开拆司。
江南旱,与李防分路安抚。及还,权管京东转运使事。周伯星见,司天以瑞奏,群臣伏阁‍称贺。知白以为人君当修德应天,而星之见伏无所系,因陈治道之要。帝谓宰臣日:“知白可‍谓乃心朝廷矣。”东封,进右司谏。又言:“咸平中,河湟未平,臣尝请罢郡国所上祥瑞。今天下‍无事,灵贶并至,望以《泰山诸瑞图》置玉清昭应宫,其副藏秘阁。”
陕西饥,命按巡之。寻知邓州。会关右流佣至境,知白既仓廪,又募民出粟以。擢龙‍图阁待制、知审官院,再迁尚书工部郎中,使契丹。知白以朝廷制官,重内轻外,为引唐李峤议‍迁台阁典藩酃,乃自请补外,不许,遂命纠察在京刑狱,请,知青州。还京师,求领国子监。帝曰:“知白岂倦于处邪?”宰臣言:“知白更践中外,未尝为身谋。”乃迁右谏议大夫、权御史‍中丞、拜给事中、参知政事。
时王钦若为相,知白论议多相失,因称疾辞位,罢为刑部侍郎、翰林侍读学士、知大名府。‍及钦若分南京,宰相丁谓素恶钦若,徙知白南京留守,意其报怨。既至,待钦若加厚。谓怒、‍复徙知白亳州,迁兵部。仁宗即位,进尚书右丞,为枢密副使,以工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会灵观使、集贤殿大学士。时进士唱第,赐《中庸篇》,中书上其本,乃命知白进读,至修身治家‍之道,必反复陈之。
知白在相位慎名器无毫发私常以盛满为戒虽显贵其清约如寒士。然体素羸,忧畏‍日侵,在中书忽感风眩,舆归第。帝亲问疾,不能语,薨。为罢上巳宴,赠太傅、中书令。礼官‍谢绛议谥文节,御史王嘉言言:“知白守道徇公,当官不挠,可谓正矣,谥文正。”王曾日:“文节,‍美谥矣。”遂不改。
(节选自《宋史》)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知白既仓廪发:发放
B.又募民出粟以济:赈济
C.遂命纠察在京刑狱,请固:坚决
D.知白岂倦于处邪剧:麻烦,艰难

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知白在相位慎/名器无毫发/私常以盛满为戒/虽显贵/其清约如寒士
B.知白在相位/慎名器无毫发/私常以盛满为戒/虽显贵/其清约如寒士
C.知白在相位慎/名器无毫发私/常以盛满为戒/虽显贵/其清约如寒士
D.知白在相位/慎名器/无毫发私/常以盛满为戒/虽显贵/其清约如寒士

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知白敢于直言:天上周伯星出现,张知‍白认为国君应当实行德政才能符合上天的旨意,跟星象的出现没有任何关系。
B.张知白改革官制并以身作则:他认为官制的弊端是重视京官而轻视外官,并引用唐朝李峤的议论建议朝廷的台阁‍重臣都要兼管地方,并以身作则,知青州。
C.张知白为人正直无私:他与王钦若的意见经常不一致,并因此被免官,宰相丁谓讨厌王钦若,让张知白报复王钦若,张知白却对王钦若很优厚。
D.张知白得到皇帝尊重:张知白生病后,皇上亲自探问,去世时,皇上停上巳宴,皇帝认为“知白守道徇公,当官不挠,可谓正矣,谥文正”。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咸平(年号)奏疏,言当今要务,真宗异之,召试舍人院,权右正言。
(2)及钦若分司南京,宰相丁谓素恶钦若,徙知白南京留守,意其报怨。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褚亮,字希明,杭州钱塘人。亮幼聪敏好学,属文。博览无所不至;经目必记于心。喜游名贤,尤善谈论。年十八,诣陈仆射徐陵,陵与商榷文章,深异之。陈后主闻而召见,使赋诗,江总及诸辞人在坐,莫不推善。祯明初,为尚书殿中侍郎。陈亡,入隋为东宫学士。大业中,授太常博士。
时炀帝将改置宗庙,亮奏议曰:“今若依周制,理有未安,杂用汉仪,事难全采,谨详立别图附之。”议未行,寻坐与杨玄感有旧,左迁西海郡司户。时京兆郡博士潘徽亦以笔札为玄感所礼,降威定县簿。当时寇盗纵横,六亲不能相保。亮与同行,至陇山,徽遇病终,亮亲加棺敛,之路侧,慨然伤怀,遂题诗于陇树,好事者皆传写讽诵,信宿遍于京邑焉。薛举僭号陇西,以亮为黄门侍郎,委之机务。及举灭,太宗闻亮名,深加礼接,因从容自陈。太宗大悦,赐物二百段、马四匹。从还京师,授秦王文学。
时高祖以寇乱渐平,每冬畋狩。亮上疏谏曰:“臣闻尧鼓纳谏,舜木求箴,茂克昌之风,致升平之道。伏惟陛下应千祀之期,拯百王之弊,平壹天下,劬劳帝业,旰食思政,废寝忧人。用农隙之余,遵冬狩之礼。获车之所游践,虞旗之所涉历,网唯一面,禽止三驱,纵广成之猎士,观上林之手搏,斯固畋弋之常规,而皇王之壮观。至于亲逼猛兽,臣窃惑之。何者?筋力骁悍,爪牙轻捷。连弩一发,未必挫其凶心;长戟才捴,不能当其愤气。虽孟贲抗左,夏育居前,卒然惊轶事生虑表如或近起林丛未填坑谷骇属车之后乘犯官骑之清尘小臣怯懦私怀战栗。”高祖甚纳之。
太宗每有征伐,亮常侍从,军中宴筵,必欢赏,从容讽议,多所裨益。又与杜如晦等十八人为文学馆学士,十六年,进爵为侯,食邑七百户。后致仕归于家。卒时年八十八。太宗甚悼惜之,不视朝一日,赠太常卿,陪葬昭陵,谥曰康。
(旧唐书》)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亮幼聪敏好学,善文属:写
B.亮亲加棺敛,之路侧瘗:埋葬
C.信宿遍于京邑焉信宿:两天时间
D.军中宴筵,必欢赏预:事前

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如或近起林丛未填/坑谷骇属车之后/乘犯官骑之清尘/小臣怯懦/私怀战栗
B.如或近起林丛/未填坑谷骇属/车之后乘犯/官骑之清尘/小臣怯懦/私怀战栗
C.如或近起林丛/未填坑谷/骇属车之后乘/犯官骑之清尘/小臣怯懦/私怀战栗
D.如或近起林丛未填/坑谷骇属/车之后/乘犯官骑之清尘/小臣怯懦/私怀战栗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褚亮年幼时聪颖过人,博览全书,过目不忘,祯明初年,担任陈朝尚书殿中侍郎,陈朝灭亡,归顺隋朝。
B.褚亮针对隋炀帝要改置宗庙进献奏议,他认为如果依照周制,于情于理均不合理,而汉朝礼仪不能采用。
C.薛举称帝,重用褚亮。等到薛举灭亡,听到褚亮的名声,唐太宗招贤纳士,礼遇了褚亮,并重用了褚亮。
D.褚亮上疏劝谏高祖的冬天狩猎的行为,太祖很认真地采纳。十六年,加官进爵,去世后,太祖扼腕痛惜。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薛举僭号陇西,以亮为黄门侍郎,委之机务。
(2)虽孟贲抗左,夏育居前,卒然惊轶,事生虑表。

【原创】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裴邃字深明,河东闻喜人。邃十岁能属文,善《左氏春秋》。梁天监初,除后军谘议参军。邃求边境自效,以为庐江太守。
五年,征邵阳洲,魏人为长桥断淮以济,邃筑垒逼桥,每战辄克,于是密作没突舰。甚雨,淮水暴溢,邃乘舰径造桥侧,进击,大破之。
迁广陵太守,与乡人共入魏武庙,因论帝王功业。其妻甥王篆之密启梁武帝云:“裴邃多大言,有不臣迹。”由是左迁始安太守。邃志立功边陲,不愿闲远,乃致书于吕僧珍曰:“昔阮咸、颜延有二始①之叹,吾才不古人,今为三始,非其愿也,将如之何!”后为竟陵太守,开置屯田,公私便之。再迁西戎校尉、北梁秦二州刺史,复开创屯田数千顷,仓廪盈实,省息边运,人吏获安。乃相率饷绢千余匹,邃从容曰:“汝等不应尔,吾又不可逆。”纳其二匹而已。
普通二年,义州刺史文僧明以州入魏,魏军来援。邃深入魏境,出其不意。魏所署义州刺史封寿据檀公岘,邃击破之,遂围其城。寿请降,义州平。
四年,大军北侵,以邃督征讨诸军事,先袭寿阳,攻其郛,斩门而入,一日战九合。为后军蔡秀成失道不至,邃以援绝拔还。于是邃复整兵,收集士卒。明年,略地至汝、颍间,所在回应。魏寿阳守将长孙承业、河间王元琛出城挑战,邃临淮叹曰:“今日不破河间,方为谢玄所笑。”乃为四甄②以待之。令直阁将军李祖怜伪遁以引承业,承业等悉众追之,四甄竞发,魏众大败。承业奔走,闭门不敢复出。在军疾笃,命众军守备,送丧还合肥,寻卒,赠侍中左卫将军,进爵为侯,谥曰:烈。
邃沉深有思略,为政宽明,能得士心,居身方正,有威重。将吏惮之,少敢犯法。及卒,淮、肥间莫不流涕。
(选自《南史·列传第四十八》,有删节)
【注】①二始:指晋始平太守阮咸与南朝宋始安太守颜延之,二人皆负时望而遭忌。
②四甄:指埋伏左右的四支军队。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会甚雨,淮水暴溢会:恰逢。
B.裴邃多大言大言:悖逆的话。
C.吾才不逮古人逮:及,赶上。
D.所在回应所在:所到之处。

下列各项中全都表明裴邃“沉深有思略”的一项是()
①邃求边境自效,以为庐江太守
②邃乘舰径造桥侧,进击,大破之
③邃深入魏境,出其不意
④斩门而入,一日战九合
⑤为后军蔡秀成失道不至,邃以援绝拔还
⑥承业等悉众追之,四甄竞发,魏众大败

A.①②④ B.①④⑤ C.②③⑥ D.③⑤⑥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裴邃文武双全:裴邃十岁时就会写文章,擅长《左氏春秋》,后投笔从戎,求到边境效力,被任命他为庐江郡太守。
B.裴邃较有政绩:担任二州刺史,开垦屯田,仓廪充足,减少了边境的粮食运输,人民和官吏都得以安定,于是共同馈赠他千余匹绢。
C.裴邃作战勇猛:征讨邵阳洲,趁淮水暴涨泛滥,裴邃乘坐战舰直到桥边,进攻,大败魏军;袭击寿阳时,攻打它的外城,砍门而入,一天交战九次。
D.裴邃深受爱戴:裴邃治理政事宽容而严明,得到士兵的信赖,为人正直,得知他逝世,淮、肥一带没有人不流眼泪。

将原文划线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邃从容曰:“汝等不应尔,吾又不可逆。”纳其二匹而已。
(2)邃临淮叹曰:“今日不破河间,方为谢玄所笑。”乃为四甄以待之。

【原创】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李承,赵郡高邑人,幼孤,晔鞠养之。既长,事兄以孝闻。尹子奇围汴州,陷贼,拘承送洛阳。承在贼庭密疏奸谋多获闻达两京克复例贬抚州临川尉。数月德清令,旬日拜监察御史。淮南节度使崔圆请留充判官,圆卒,历抚州、江州二刺史,绩连最。寻为淮南西道黜陟使,奏于楚州置常丰堰以御海潮,屯田瘠卤,岁收十倍,至今受其利。任时梁崇义纵恣倨慢,朝廷将加讨伐。李希烈揣知之,上表崇义过恶,请率先诛讨。上悦之,每对朝臣多称希烈忠诚。承自黜陟回,因奏之曰:“希烈将兵讨伐,必有微勋,但恐立功之后,纵恣跋扈,不禀朝宪,必劳王师问罪。”上初未之信。无几,希烈既平崇义,果有不顺之迹,上思承言,故加擢用。希烈既破崇义,拥兵襄州,遂有其地。朝廷虑不受命,欲以禁兵送承,承请单骑径行。既至,希烈处承于外馆,迫胁万态,承恬然自安,誓死王事。希烈不能屈,遂剽虏阖境所有而去,襄、汉为之空。承治之一年,颇得完复。累赐密诏褒美之。承寻改检校工部尚书,兼潭州刺史、湖南都团练观察使。建中四年七月,卒于位,年六十二,赠吏部尚书。承少有雅望,至其从官,颇以贞廉才术见称于时。
(选自《新唐书·李承传》,有删节)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数月德清令除:免除。
B.绩连最课:考核。
C.上表崇义过恶数:列举。
D.故加擢用骤:快速。

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承在贼庭密疏/奸谋多获闻/达两京/克复例/贬抚州临川尉。
B.承在贼庭/密疏奸谋/多获闻达/两京克复/例贬抚州临川尉。
C.承在贼庭/密疏奸谋/多获闻/达两京/克复例贬抚州临川尉。
D.承在贼庭/密疏奸谋多获闻/达两京/克复/例贬抚州临川尉。

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李承知恩图报并由此闻名:李承幼小时父亲死去,哥哥晔抚养他,长大以后,以侍奉其兄因为“孝”而闻名。
B.李承颇有政绩:为抚州、江州刺史,课绩连最;为淮南西道黜陟使,在贫瘠的盐碱地上屯田,岁收十倍。
C.李承头脑清醒:李希烈请率先诛讨梁崇义,李承从贬黜的地方归来上奏说李希烈日后会居功自傲,不守法令。
D.李承做事胆大,不屈服:李希烈在襄州拥兵自重,李承敢单骑径行到襄州赴任,到任后李希烈百般迫胁李承誓死不屈。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上初未之信。无几,希烈既平崇义,果有不顺之迹。
(2)承少有雅望,至其从官,颇以贞廉才术见称于时。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