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白化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血友病是伴X隐性遗传。一个患白化病的女性(其父患血友病)与一个正常男性(其母患白化病)婚配,预期在他们的子女中同时患两种病的几率是( )
A.12.5% | B.25% | C.50% | D.75% |
关于“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改变培养液的pH值不影响K值(环境容纳量)大小 |
B.镜检计数时出芽酵母的芽体体积若超过细胞体积的1/2,则算独立个体 |
C.营养条件是影响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唯一因素 |
D.酵母菌数量达到最大值后,会在该值上下波动 |
下列观点中不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是
A.外来物种入侵能改变生物进化的速度和方向 |
B.地理隔离阻碍了不同种群间基因的自由交流 |
C.基因频率的改变标志着新物种的产生 |
D.共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发展 |
一对夫妇某对染色体上的基因如右下图所示,A、b、D分别为甲、乙、丙三种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不考虑染色体交叉互换和基因突变,则他们的孩子
A.同时患三种病的概率是1/2B.同时患甲、丙两病的概率是3/8
C.患一种病的概率是1/2 D.不患病的概率为1/4
果蝇灰体对黄体为显性,相关基因E、e位于X染色体上。用X射线处理一只灰体雄蝇,然后将其与黄体雌蝇杂交,数千只子代(F1)中出现一只灰体雄蝇。检测发现,这只灰体雄蝇Y染色体上多了一段带有E基因的片段。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亲代灰体雄蝇的变异发生在胚胎时期 |
B.实验结果说明突变具有低频性 |
C.F1中灰体雄蝇的出现是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结果 |
D.F1灰体雄蝇与黄体雌蝇交配,后代雄蝇都是灰体 |
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在没有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下,生物不会发生基因突变 |
B.基因突变能产生自然界中原本不存在的基因,是变异的根本来源 |
C.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都会引起基因突变 |
D.基因突变的随机性表现在一个基因可突变成多个等位基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