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洋葱为实验材料,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1)培养洋葱根尖时,如果没有经常换水,常会出现烂根现象,原因是_________。
(2)制作装片时,如果用质量分数为5%的盐酸在10℃下解离5min,然后按正常要求进行漂洗、染色、制片。结果在观察中,发现根尖细胞没有较好地分散开,原因是_________。
(3)观察装片时,分生区细胞中处于_________的细胞最多,原因是_________。
(4)如果观察的某细胞在视野右上方,要把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应把玻片向_________方移动。
为研究城市环境污染对某植物生命活动的影响,研究者测定了不同污染程度下某植物叶片光合色素的相关指标,结果如下表所示。
(1)叶绿体中色素可用提取;下图为四种色素在滤纸条上的分离结果,其中(填标号)色素带含有镁元素。
(2)据表分析污染加剧导致植物,会直接影响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植物受污染会导致产生乙烯增多,乙烯可对抗(某种激素)的作用;污染可引起某些酶活性改变,如改变细胞呼吸第一阶段 ____(名称)相关酶活性,从而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
(3)环境污染可导致玉米黄粒变白粒、紫粒等,这属于 突变类型,玉米籽粒多种颜色的
出现体现了基因突变特点。
野生森林草莓是二倍体,其早熟和晚熟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研究人员将一个抗除草剂基因(Bar)转入晚熟森林草莓的一条染色体上,培育出一批转基因抗除草剂草莓(染色体上有抗除草剂基因用B+表示,没有用B-表示)。他们用抗除草剂晚熟森林草莓与不抗除草剂早熟森林草莓作为亲本进行杂交,从得到的F1中选取植株M进行自交得到F2,F2的结果如下表:
表现型 |
抗除草剂早熟 |
抗除草剂晚熟 |
不抗除草剂早熟 |
不抗除草剂晚熟 |
个体数 |
137 |
48 |
45 |
15 |
(1)早熟基因和抗除草剂基因位于(填“同源”、“非同源”)染色体上。植株M的一个细胞中最多含有个抗除草剂基因。
(2)抗除草剂基因在表达时,与DNA分子的某一启动部位相结合,以其中的一条链为模板并通过聚合成与该片段DNA相对应的RNA分子。
(3)亲本中不抗除草剂早熟森林草莓的基因型有种,抗除草剂晚熟森林草莓的基因型是。F2抗除草剂晚熟中纯合子的概率为。
(4)让植株M与不抗除草剂晚熟森林草莓进行一次杂交,请预测杂交结果,并用遗传图解说明。
研究表明某腺体X可分泌一种促进肾脏对Na+重吸收的激素A,激素A可提高机体的代谢。某研究小组选取20只生理状况相同的雄性小鼠。进行如下实验:
①将小鼠随机均分为甲、乙、丙、丁四组,其中甲、乙两组全部摘除腺体X,丙、丁两组不作任何处理(假手术),在身体恢复手术刀伤后继续实验。
②取甲、丙两组分别饲养,给予充足且相同的食物和水,一段时间后记录饮水量。
③取乙、丁两组,同时放入4℃的环境中,一段时间后测量并记录两组小鼠的体温变化,结果如图。
(要求与说明:假手术指手术但不切除腺体X;实验持续时间合适;实验条件均适宜。)
请回答:
(1)本实验的检测指标有。
(2)请设计一个小鼠饮水量的实验结果记录表。
(3)图中曲线Ⅱ表示组,原因是。
(4)为了进一步验证激素A的生理作用,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写出下一步的实验思路。。
为研究杨树对干旱的耐受性,进行了水分胁迫对其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影响的实验,结果见下图。(说明:水分胁迫指植物水分散失超过水分吸收,使植物组织含水量下降,正常代谢失调的现象)请回答:
(1)水分胁迫下,杨树幼苗根细胞通过失水,导致其光饱和点(选填“升高”或“降低”)。
(2)处理2.75小时时,重度胁迫条件下,该植物叶肉细胞产生ATP的场所有。
(3)处理2.75小时后,转入正常营养液中复水处理。在重度胁迫后期,气孔导度降低,胞间CO2浓度升高。可能原因是:①光合产物的变慢,导致细胞内光合产物积累。②水分亏缺导致破坏,从而直接影响光反应,而且这种破坏。(填“能恢复”和“不能恢复”)
(4)植物经历水分胁迫时,普遍认为脱落酸能作为一种干旱信号在植物体内传递信息,起到调节的作用。
现有栗羽、黄羽和白羽三个纯系品种的鹌鹑(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ZZ为雄性,ZW为雌性),已知三种羽色与Z染色体上的基因B/b和Y/y有关,B/b与色素的合成有关,显性基因B为有色基因,b为白化基因;显性基因Y决定栗羽,y决定黄羽。
(1)为探究羽色遗传的特点,科研人员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实验一和实验二中,亲本中栗羽雌性的基因型为ZBYW,黄羽雄性的基因型为______。
②实验三和实验_______互为正反交实验,由实验结果出现栗羽雄性推测亲本中白羽雄性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
(2)科研人员从栗羽纯系中得到一种黑羽纯系突变体,并对其基因遗传进行研究。将纯系的栗羽和黑羽进行杂交,F1均为浅黑羽(不完全黑羽)。随机选取若干F1雌雄个体相互交配, 统计F2羽色类型及比例,得到下表所示结果(表中结果均为雏鸟的统计结果)。
①依据_________,推测黑羽性状的遗传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依据__________,推测黑羽性状遗传与性别不相关联。
②若控制黑羽性状的等位基因为H/h,纯系的栗羽基因型为HHZBYZBY或HHZBYW,推测黑羽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上述实验中F2基因型有_______种。
③根据F2的实验结果推测,H/h与Z染色体上的B/b和Y/y基因存在相互作用,黑羽与浅黑羽出现是在_______基因存在的条件下,h基因影响_______基因功能的结果。
(3)根据上述实验,以黑羽雌性和白羽雄性杂交,可直接选择后代羽色为___________的雏鸟进行培养,作为蛋用鹌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