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为我国40°N附近的剖面图,读图回答。

(1)图中丙、丁所代表的地形区分别是                      
(2)图中所示地形区因外力作用在成因上具有一定的联系。请你根据图示信息在下图括号中填出各地区主导外力作用类型。

(3)简要说明图示区域自然景观的空间变化规律。
 (4)简要评价图中所示自然灾害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示意H市及其周边地区。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3分)
拥有百万人口的H市为我国西南地区较富庶的重工业城市。该市及其周边地区是我国热带、亚热带水果和冬季蔬菜生产基地,也是我国立体农业的典型区。

H市某河谷蒸发量与降水量统计数据表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蒸发量
(mm)
130.4
182.4
271.0
298.7
314.3
233.2
190.2
174.9
137.9
129.2
103.8
97.7
降水量
(mm)
3.0
2.1
4.4
14.6
51.6
143.5
191.4
177.0
137.6
49.1
15.2
3.4

(1)指出该地区发展立体农业的有利地形条件。
(2)分析该地区河谷可种植优质热带水果的有利气候条件。
(3)简析该市发展农产品深加工的有利社会经济因素。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东北双季水稻种植在辽宁的试验田取得成功,改变了传统的春种秋收,一年一季的耕作方式。这种双季水稻的稻种是由辽宁盘锦市科研人员采用两种不同抗性的水稻品种进行杂交培育成功的,突破了抗旱、抗寒、抗病虫害等关键点。北方双季水稻第一季稻生长期104天,第二季稻生长期87天。现在在东北有限的无霜期内就可以完成两季水稻的播种、收割。
材料二:东北地区局部轮廓图。

(1)请根据辽宁省的地形特点对辽宁农业生产进行合理布局。
(2)辽宁省全年无霜期140~200天,但实现了双季稻的种植,试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方面分析其原因。
(3)当某些自然因素不利于农业生产时,人类该怎样对自然条件进行改造和利用?
(4)简述图中防护林的主要功能。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共14分)
材料一 大同市(112°15′E~114°15′E,39°00′N~40°30′N),是山西省第二大城市。位于黄土高原东北边缘,平均海拔1 056米。人们常说“万紫千红总是春”,但大同万紫千红之时却在夏季。旅游者们多于夏季来此避暑观光。下图为大同气候资料。

材料二 大同市素有“中国煤都”之称,采煤历史有2 000多年。境内煤炭地质储量718亿吨,采出的煤被称为“世界动力煤细粮”,并宜于制煤气,是煤化工业的好原料。
材料三 大同市某地自然景观图。

(1)大同市的气候类型是什么?分析旅游者多于夏季来此避暑、观光的原因。(共6分)
(2)依据材料二判断大同煤炭资源的特点有哪些?
(3)该地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什么?结合材料分析该生态环境问题形成的原因。(共6分)

下图中的左图是“美国东北部地区简图”,右图是“中国东北地区简图”,请比较这两个地区自然环境、社会经济条件等方面的特征,回答下列问题。(共10分)

(1)自然环境特征相似性方面的比较:
①地理位置:
②矿产资源:
(2)我国东北在发展种植业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说出采取的相应措施(只需要说出一种问题及措施)。

马拉开波湖是委内瑞拉重要的“石油湖”,湖区有7000多口油井,为了方便大吨位油轮驶入,20世纪60年代人们将连接外海的水道拓宽、挖深。马拉开波市等湖区周边城市积极发展炼油工业。根据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各题。

(1)2014年2月29日,基多(0°,78°W)的昼夜长短情况是,该日某地学生于北京时间15时进行考试,此时基多的区时是;基多四季如春,气温年较差小其主要原因是
(2)图中甲洋流的性质为________,其流向主要与______(风带)有关。
(3)委内瑞拉粮食需要大量进口,为改变这种状况,近年来与中国加强水稻种植合作。试分析委内瑞拉中部地区发展水稻种植的优势区位条件。
(4)根据材料等相关信息,可以判断马拉开波湖为(淡水/咸水)湖;20世纪60年代以来,马拉开波湖的水质逐渐变差,湖区生态环境恶化。试分析其水质变化的原因。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