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某陆地局部图,图中x、Y为等高线(等高距为100米),L为河流,对角线为经
线。据此回答题。.图中河流L的流向可能为( )
A.从东流向西 | B.从西流向东 |
C.从西南流向东北 | D.从西北流向东南 |
.若x数值为500米,图中a所在地海拔为( )
A.低于400米 | B.400—500米之间 |
C.500—600米之间 | D.大于600米 |
温家宝总理在2010年3月5日举行的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指出,要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和节能环保产业。图11为某市服装产业集聚地循环经济产业链。读图完成29~30题。在服装产业集聚地内的各类工业的配置,考虑工业布局的主要因素是
A.自然条件 | B.环境因素 | C.工业联系 | D.交通运输 |
该服装产业集聚地发展循环经济的目的是
①清洁生产,区域废物最小化排放
②追求经济效益,增加工业产出
③充分利用资源,追求经济与环境效益双赢
④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
⑤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A.③④⑤ | B.②③⑤ | C.①③⑤ | D.②③④⑤ |
“20世纪90年代以来苏州、徐州经济发展水平比较”,读后回答27~28题。根据表中信息,分析有关苏州、徐州经济发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2000~2006年间苏州的GDP增速比徐州快,人均GDP增速也比徐州快 |
B.1990~2006年两地的GDP均呈上升趋势 |
C.1990~2006年苏州和徐州“GDP年增加1亿元占用的耕地面积”均在下降 |
D.1990~2006年“GDP年增加1亿元占用的耕地面积”徐州比苏州下降的速度更快 |
关于两地“协调区域经济发展与耕地保护之间矛盾”合理之举的叙述,错误的是
A.禁止占有耕地发展其它产业,落实国家土地基本国策 |
B.徐州在保护耕地的同时,要依靠创新和产业升级,加快发展 |
C.苏州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还应努力降低亿元产值占用的耕地面积 |
D.两地间应加强合作,进行产业整合,提高耕地利用效率 |
珠江三角洲的基塘农业经历了“桑基、蔗基、鱼塘→果基、花基、鱼塘”的发展历程。根据所学知识,回答25~26题。按农业地域类型分,珠江三角洲的基塘农业属于
A.乳畜业 | B.商品谷物农业 | C.混合农业 | D.大牧场放牧业 |
引起这种农业生产方式变化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市场需求 | B.技术条件 | C.劳动力价格 | D.国家政策 |
图10为某工业部门在某城市及其附近地区土地、运输和劳动力等成本曲线图。其中土地成本和运费都只与距离城市中心的远近、交通通达度有关。读图10回答第23~24题。表示土地成本、运费、劳动力成本的曲线依次是
A.c、a、b | B.a、b、c | C.c、b、a | D.b、a、c |
综合考虑土地、运输、劳动力等成本因素,该工业部门的工厂应布局在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据2009年12月4日中央电视台报道,截止到11月份我国当年累计产销汽车超过1200万辆。图9为“2002~2007年我国汽车产量走势图”,读后回答21~22题。近些年来,我国汽车产量变化特点是
A.汽车产量增长速度持续上升 |
B.汽车产量持续增加 |
C.2002年以来,每年增加的汽车产量数持续增加 |
D.汽车产量的同比增长率仍低于我国人口增长率 |
我国要从汽车生产大国跃升为汽车生产强国,正确的途径是
①我国汽车产业应加强技术改造,增强品牌意识
②我国汽车生产企业应注重提升规模效益
③我国汽车产业要充分发挥劳动力丰富的优势
④我国的汽车产业应主动兼并发达国家汽车品牌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④ | D.②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