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世博会的核心建筑—中国馆是极富中国建筑文化元素的“斗冠”造型以及建筑表面覆以“叠篆文字”的这个以“东方之冠”为构思主题的建筑,将成为留在上海的一座永久性、标志性建筑。材料表明
①意识的内容是主观的 ②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③我们要用综合的思维方法去科学的认识事物 ④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直接现实性改造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③ |
地震发生时,会同时产生纵波和横波,纵波破坏力较小,但速度相对较快,横波破坏力较大但速度相对较慢。根据这一特性,地震预警系统可以提前数十秒对较远地区发出预警,为人们争取应对时间。材料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A.地震的成功预警来源于地震活动的规律性 |
B.对事物因果联系的推测,提高了地震预警的预见性 |
C.地震预警是一种客观的物质性活动,不受主观因素的制约 |
D.认识地震规律的程度,决定着地震预警收到积极效果的程度 |
2014年江西高考语文作文以“结合你的学习和生活经历谈谈对探究的理解”为话题。探究性学习是以学生的主体实践活动为主线展开教学过程的。从认识论角度上看,探究性学习坚持了( )
①物质和意识的辨证统一
②实践和认识的辨证统一
③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统一
④真理的客观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③④ |
一座山寨版的埃及狮身人面像亮相河北石家庄,引起埃及方面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投诉。对此,《法制日报》评论认为,山寨成瘾折射出地方官员、建筑师想象力的贫乏乃至枯竭,比山寨建筑更可怕的是山寨思维。山寨思维之所以比山寨建筑更可怕,是因为( )
①思维具有主观能动性,对事物发展具有能动反作用
②思维具有直接现实性,能使客观对象发生某种改变
③思维具有相对独立性,对实践具有引导和制约作用
④思维具有主动创造性,能调节和控制人的生理活动
A.①② | B.①④ | C.③④ | D.①③ |
希腊恩培多克勒“流溢说”认为,认识是从物体流溢出的物质经过感官通道引起的。德谟克利特“影像说”认为,感觉和思想是物体的影像到达于感官引起的。近代唯物主义者培根认为,知识就是存在的映象。上述观点( )
①都承认意识能够正确反映认识的对象
②都符合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这一唯物主义基本原则
③都认为认识是个充满矛盾的辩证过程
④都带有明显的狭隘性和形而上学的特点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④ | D.②③ |
陶渊明“结庐在人境”,却感到“而无车马喧”。朱自清听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却认为“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出现这些认识现象是因为( )
①意识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客观存在
②意识对外部世界的反映具有主动性和自觉选择性
③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的局限性影响意识的产生和发展
④人的主观世界影响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