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党的十七报告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我们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支持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性技术研究。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完善鼓励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法制保障、政策体系、激励机制、市场环境。
材料二 《人民日报》载文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在推进小康社会建设的进程中,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创新观念,提高创新本领,不断推进理论创新、知识创新和制度创新。
(1)为什么要不断推进理论创新?
(2)知识创新的目的是什么?
(3)知识创新有什么作用?
材料一:近年来,我国经济运行中一些矛盾进一步显现,最突出的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规模过大,特别是一些行业投资增长过猛,由此引发煤电油运供求关系紧张,货币信贷增长过快,物价总水平继续上涨。
材料二:面对我国经济运行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国务院办公厅、国家发改委、国土资源部、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并派出督导组分赴各地进行专项检查。到20086、7月份,我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回落,投资增长过快势头有所遏制,重要生产资料价格涨势减缓,粮食价格趋稳。
材料三:这次宏观调控一个最明显的特点是,中央从一开始就明确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根据地区、行业和领域的不同特点,区别对待,该控制的坚决控制,该支持的大力支持,绝不搞一刀切。然而现实状况却是,一些部门和地方,从“一哄而上”到“一哄而下”,不分青红皂白地简单压缩规模,这种错误做法应当坚决纠正。
(1)抑制部分行业投资过快增长的经济意义是什么?
(2)在解决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时,你认为我国政府应起什么样的作用?
(18分)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05年,我国对外开放面临不少新情况。关税要降到加入世贸组织承诺水平,取消大多数非关税措施,进一步开放服务领域,我们要适应新形势,切实做好对外开放工作。
结合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谈谈适应新形势,应怎样做好对外开放工作。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项工作都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只要把经济搞上去,和谐社会就建成了。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做好青少年的教育培养,不仅事关能否形成一支高素质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队伍,而且关系到建设现代化强国和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所以,全社会都很关心下一代成长。
辨题:我们中学生只要对自己负责就行了,无须关爱社会,对他人负责。
辩题:维护正义是成年人的事情,我们现在还小,与我们关系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