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图2-1中,a,b,c,d四处气压高低比较正确的是 ( )
图2-1
| A.a>b>c>d | B.b>c>d>a | C.d>a>b>c | D.c>d>a>b |
图中,各坐标轴分别表示气候、地形、河流三种区位因素,箭头指示方向表示区位条件越来越好。读图回答13-14题。
若仅考虑三个因素,则区位条件评价正确的说法是
①H——最优②B——最劣③F——最优④D——最劣
| A.①④ | B.②③ | C.①② | D.③④ |
若用此图分析有关区位因素,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此图表示聚落区位因素,则B地聚落最可能呈带状分布 |
| B.若此图表示农业区位因素,则A地受地形限制 |
| C.若此图表示工业区位因素,则E地水运条件最好 |
| D.若此图表示人口区位因素,则G地人口可能分布在河谷地区 |
该表是X、Y地全年降水量、实际蒸发量和可能蒸发量各月数据表,完成8-9题。
Y地气候类型,最可能是
| A.热带沙漠气候 | B.温带沙漠气候 | C.极地气候 | D.季风气候 |
X地最可能分布在
| A.中亚地区 | B.澳大利亚 | C.南部非洲地区 | D.东南亚地区 |
读下述资料,完成6~7题。
驱车从甲地到乙地,早晨出发时昏天黑地,恰似子夜,接近中午才曙光初露。还没有来得及寻找太阳,只见路边所有黑色的树枝全部变成了金枝铜干,……一个白天就这样火石电光般地匆匆打发了。大雾不知从何升起,……只能隐约看到昏黄的雾灯。车窗上又噼噼啪啪响起雨点,从此这雾再也不散,这雨再也不停。资料中叙述的自然现象出现的时间是
| A.12月 | B.4月 | C.7月 | D.10月 |
甲、乙二地的气候类型最有可能的是
| A.极地气候 | B.温带大陆性气候 | C.地中海气候 | D.温带海洋性气候 |
读“某地天气系统和地质构造示意图”完成4-5题。
关于乙地天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受冷锋影响,气温将降低 | B.受暖锋影响,气温将升高 |
| C.受冷锋影响,气压将降低 | D.受暖锋影响,气压将升高 |
有关地质、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处是良好的储油构造,乙处是良好的储水构造 |
| B.丙处地势较高,表明没有受外力作用的影响 |
| C.若要修建地铁丙丁一带更合适 |
| D.乙处顶部岩层缺失是外力侵蚀作用的结果 |
材料一:2010年1月15日,号称千年最长“日环食”的天文奇观将出现。届时云南、四川、贵州、重庆、陕西、湖南、湖北、河南、安徽、山东、江苏等省(市)的部分地区可一睹日环食风采。
材料二:日环食主要观测地区最佳观看时间表(带括号的为日落时间)。
| 地名 |
初亏时分 |
环食始时分 |
食甚时分 |
环食终时分 |
复圆时分 |
| 大理 |
15:07 |
16:40 |
16:44 |
16:48 |
18:06 |
| 攀枝花 |
15:10 |
16:42 |
16:46 |
16:50 |
18:06 |
| 重庆 |
15:20 |
16:46 |
16:50 |
16:54 |
18:07 |
| 宜昌 |
15:27 |
16:50 |
16:53 |
16:55 |
(17:52) |
| 郑州 |
15:30 |
16:51 |
16:53 |
16:55 |
(17:34) |
| 连云港 |
15:36 |
16:52 |
16:55 |
16:58 |
(17:10) |
据此回答1-3题。攀枝花当天15:00和17:00看到的太阳依次(黑影表示日食区)是

我国发生日环食期间,太阳直射点大致位于该图中的

| A.①处 | B.②处 | C.③处 | D.④处 |
此时下列叙述可信的是
| A.长江中下游地区为梅雨天气 | B.正值华北地区冬麦的播种期 |
| C.红水河各水电站进入发电旺季 | D.我国西部高山的雪线位置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