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02年3月23日世界气象日的主题是“降低对天气和气象极端事件的脆弱性”。该主题表达了对越来越频繁的天气、气候灾害及其给人类社会造成的危害的强烈关注和加强对天气、气候的监测和预报,最大限度地降低天气、气候极端事件带来的不利影响,减轻灾害性天气对人类社会的危害。
材料二:下表是2002年8月浙江舟山某地某日气象观测资料:

时间
气温(℃)
气压(百帕)
降水(毫米)
风速(千米/小时)
12时前后
25
1002
10
30
18时前后
30
990
50
240
24时前后
27
1004
10
50

(1)我国的主要气象气候灾害有        、旱涝和        等。
(2)与材料二相对应的气压系统和天气系统分别是(   )
A 低气压、伏旱   B 低气压、寒潮   C 高气压、伏旱   D 低气压、台风
(3)该天气系统多形成于        ,其灾害主要由             和风暴潮造成,
      季节影响我国         地区;
(4)在该天气系统影响下的天气特点是(  )
A 狂风暴雨       B 阴雨绵绵       C 高温晴好       D 寒冷少雨
(5)该日18时前后上海的风向为(   )
A 东南风         B 西南风         C 西北风         D 东北风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锋面系统与天气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下列“世界城市化发展趋势”表,回答问题。
世界城市化发展趋势

年 份
世 界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城市
人口(亿)
城市化
水平(%)
城市
人口(亿)
城市化
水平(%)
城市
人口(亿)
城市化
水平(%)
1960年
10.32
34.2
5.71
60.5
4.60
22.2
1970年
13.71
37.1
6.98
66.6
6.73
25.4
1980年
17.04
39.6
7.98
70.2
9.66
29.2
1990年
22.34
42.6
8.77
72.5
13.57
33.6
2000年
28.54
46.6
9.50
74.4
19.04
39.3
2010年
36.23
51.8
10.11
76.0
26.12
46.2

(1)通常用      比重来衡量城市化水平。在19世纪的100年间,世界城市化水平仅上升了10个百分点;而20世纪最后40年间,世界城市化水平上升了   个百分点。
(2)从20世纪    年代起,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开始接近并超过发达国家;至2000年,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人口是发达国家的约   倍,说明当今世界城市化的特点之一是              
(3)根据表中数据计算可得出,到2010年世界总人口约达70亿,其中发达国家的总人口约达   ____亿,因此控制     国家的人口数量是当务之急。

我国在黄河三角洲打造高效生态经济区,该生态经济区包括山东东营市、滨州市全部及潍坊市、德州市、淄博市、烟台市部分地区,约占山东全省面积的六分之一。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5)题。
材料一: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示意图

材料二:寿光市享有“中国蔬菜之乡”的美誉,是我国冬季蔬菜大棚生产的发源地。该地蔬菜大棚排风口通常设于东西两侧。
材料三: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三大产业增加值和同比增长图

(1)黄河三角洲成因上属于地貌;近年来,黄河三角洲增长速度减慢,主要原因是,要监测三角洲面积的变化,可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2)黄河三角洲土壤盐碱化现象较突出,其自然原因有,人为原因是
(3)分析塑料薄膜大棚具有保温作用的原理和寿光大棚排风口不设南北两侧的原因。
(4)据材料三,描述黄河三角洲经济区该时段内产业结构的变化情况。
(5)试分析黄河三角洲经济区应如何加强区内、区外的联系与合作。

(28分) 俄罗斯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矿产、能源资源丰富,重工业发达。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5)题。
材料一:俄罗斯简图及索契位置、气候图

材料二:2012年俄罗斯对中国进出口主要商品统计表

材料三:2012年8月俄罗斯正式加入WTO。根据入世协议,俄罗斯将逐步降低汽车进口关税,本国汽车工业将会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本土品牌面临困境。
(1)俄罗斯地跨两大洲,疆域辽阔。
(2)俄罗斯面积最大的地带性植被是;限制俄罗斯农业发展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3)索契是2014年冬奥会举办城市,其气候类型是,与全球同纬度其他地区相比,冬季气候较温和,原因是
(4)简要说明俄罗斯对中国进出口商品的特点,并分析原因。
(5)入世后,俄罗斯本土汽车工业面临挑战,你认为其可采取哪些应对措施?

以重庆和德国杜伊斯堡分别为起始点的“渝新欧”国际铁路大通道成为了“新丝绸之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1)~(5)题。
材料一:“渝新欧”国际铁路联运大通道全长11179公里,运行时间16天;运费比航空节省,运时比海运缩短;运力更大,安全性更高,辐射更广,通关更加便捷。重庆成为国内产品抢滩欧洲市场的桥头堡。下图为“渝新欧”国际铁路和重庆铁路交通示意图。

材料二:重庆市是我国西南地区的特大城市,城镇人口超过1500万,城市交通发达。同时,重庆也是我国传统的六大老工业基地之一。经过多年努力,重庆形成以汽车摩托车、装备制造业、石油天然气化工等为主导的产业体系。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重庆的环境也发生了显著变化。
(1)重庆构建“一江两翼连三洋”的国际物流大通道,其中“一江”是指(河流名称)和与之平行的重庆至太平洋沿岸的铁路;“两翼”指两条以铁路为主力的大通道,其中西北方向经阿拉山口直通 洋沿岸。
(2)新丝绸之路自东向西经过的植被类型分别是、温带落叶阔叶林、温带草原、温带荒漠……,自然环境呈现显著的分异规律。
(3)“笔记本电脑像新鲜蔬菜,越新鲜越好卖。”试分析全球笔记本电脑三大巨头、六大代工商以及500余家配套厂落户重庆的原因。
(4)试分析新丝绸之路的开通给我国内陆出口经济格局带来的新变化。
(5)综合分析重庆多出现雾霾天气的主要原因。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1)~(4)题。
材料一:欧洲西部某区域示意图。

材料二:20世纪80年代,图示区域通过大量使用石油及其为原料的农用化学品发展农业生产,并成为世界重要粮食产区。近年又提出发展“理性农业”——指在农业生产全过程中,通盘考虑和全面兼顾生产者经济利益、消费者需求和环境保护,目标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1)根据材料一,该区域位于(东/西)半球,地形特征是
(2)流经城市甲的河流航运自然条件优越,其主要表现为
(3)图中乙城市是所在国重要的炼油基地,分析其区位优势条件。
(4)分析该区域20世纪80年代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为发展“理性农业”提出合理的措施。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