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02年3月23日世界气象日的主题是“降低对天气和气象极端事件的脆弱性”。该主题表达了对越来越频繁的天气、气候灾害及其给人类社会造成的危害的强烈关注和加强对天气、气候的监测和预报,最大限度地降低天气、气候极端事件带来的不利影响,减轻灾害性天气对人类社会的危害。
材料二:下表是2002年8月浙江舟山某地某日气象观测资料:
时间 |
气温(℃) |
气压(百帕) |
降水(毫米) |
风速(千米/小时) |
12时前后 |
25 |
1002 |
10 |
30 |
18时前后 |
30 |
990 |
50 |
240 |
24时前后 |
27 |
1004 |
10 |
50 |
(1)我国的主要气象气候灾害有 、旱涝和 等。
(2)与材料二相对应的气压系统和天气系统分别是( )
A 低气压、伏旱 B 低气压、寒潮 C 高气压、伏旱 D 低气压、台风
(3)该天气系统多形成于 ,其灾害主要由 、 和风暴潮造成,
在 季节影响我国 地区;
(4)在该天气系统影响下的天气特点是( )
A 狂风暴雨 B 阴雨绵绵 C 高温晴好 D 寒冷少雨
(5)该日18时前后上海的风向为( )
A 东南风 B 西南风 C 西北风 D 东北风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某地区的干燥度分布示意图
注:干燥度是某地一定时段可能蒸发量与降水量的比值。
材料二酒泉、武威、兰州等地自古是重要的粮食、棉花及优质瓜果产区。近年来,酒泉等地农民在瓜秧周围的表土上铺一些小石块,以提高西瓜的产量和质量,这就是“压砂技术”。
(1)根据材料一描述图示地区干燥度分布规律,并简析其成因。
(2)简述酒泉附近地区农业生产利用 “压砂技术”能够提高瓜果产量和质量的主要原因。
结合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1)图甲中右江的流向为______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
(2)广西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有何特点?请简述其原因。
广西于2009年8月至2010年4月发生了旱灾,旱情分布见图乙。
(3)据图乙描述广西旱情的空间分布特点:____________;请列举两项影响广西旱情分布的自然原因。
读下图,并结合学习过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苏门答腊岛的地形特征。
(2)根据图中信息概括苏门答腊岛聚落的分布特点并简述其主要原因。
(3)若修建连接甲、乙两城的铁路,试评价当地自然条件对铁路的影响?
结合下图,回答问题。(16分)
(1)若图中山脉的最高峰为6 000米,请指出图中河流的水源补给类型。(4分)
(2)如果该地区位于欧洲西部,请描述图中河流的水文特征。(6分)
(3)结合水循环原理,说明植被破坏对该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6分)
(16分)根据下列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欧洲多瑙河流域示意图
材料二:多瑙河上游接纳了被誉为“滑雪天堂”的阿尔卑斯山区较多的河水,中、下游流经地区经济发达,并以铁门为界。
材料三:下表为图中三座城市降水量统计表(单位:毫米)。
(1)与乙城相比,甲城降水量的特点是什么,简述其成因。(5分)
(2)说出多瑙河在丙城干流段冬季至春季径流量总体变化的特点,并分析原因。(5分)
(3)分析铁门附近建水电站的有利条件。(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