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因与风带、气压带位置的季节移动有关的气候类型是( )
A.热带雨林气候 | B.温带海洋性气候 |
C.热带季风气候 | D.亚热带季风气候 |
读图(图中数字为经纬度),回答18~20题。当北京时间是8月1日17时,太阳直射点位于一个海峡附近
A.甲海峡 | B.乙海峡 |
C.丙海峡 | D.丁海峡 |
图中四海峡附近既属于板块张裂地区又是世界上盐度最高海域分布的海峡
A.甲海峡 | B.乙海峡 |
C.丙海峡 | D.丁海峡 |
人体健康与气候关系十分密切,四海峡所在地区的气候对人体健康比较有益是
A.甲海峡和乙海峡 | B.乙海峡和丙海峡 |
C.甲海峡和丙海峡 | D.丙海峡和丁海峡 |
下图是我国南方某地等高线图。读图回答14~17题。关于陡崖的叙述正确的是
A.a处陡崖高于b处 |
B.a处陡崖相对高度为20米以![]() |
C.b处陡崖相对高度为20米以上 |
D.b处陡崖相对高度为30米以上 |
高速公路选择在图中地形部位通过,主要原因是
A.该地位于山脊,地势较高 |
B.该地位于山谷,工程量小 |
C.该地岩层脆弱,易于开挖 |
D.该地位于鞍部,地势较低 |
图中d地植物比c地长势更好,最主要原因是
A.地势低、坡度小 |
B.蒸发量小,土壤湿润 |
C.光照条件好,气温高 |
D.土层厚度大,地下水位浅 |
为了防止断面处山体滑坡,下列有效措施是
①植树造林②修筑梯田
③控制水流量④整修加固裸露岩体
A.①④ | B.②③ | C.③④ | D.②④ |
读图(图中虚线分别表示北回归线和北极圈),回答11~13题。上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则 A 点的日出时间为
A.北京时间 6 时 | B.地方时 4 时 |
C.国际标准时间 6 时 | D.纽约时间(西 5 区) 10 时 |
该日 A 地看到落日的方向为
A.正西 | B.西南 | C.西北 | D.无法判定 |
图中 A 地该日正午太阳高度与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的差值为
A.46 度 52 分 | B.23 度 26 分 |
C.43 度 08 分 | D.66 度 34 分 |
读经纬网图,PQ表示晨线,回答8~10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在乙的东南方,丙在乙的西南方 |
B.甲的地理坐标是(10°N,180°) |
C.PQ线长度约为20000千米 |
D.甲在热带、乙在温带、丙在寒带 |
图中各点
A.一年中昼夜长短变化从大到小依次是:甲、乙、丙 |
B.气温年较差从大到小依次是:乙、丙、甲 |
C.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变化从大到小依次是:甲、乙、丙 |
D.图示这天太阳高度变化从大到小依次是:甲、丙、乙 |
甲、乙、丙三点要全部进入新的一天,至少要过
A.14小时 | B.18小时 |
C.20小时 | D.24小时 |
下图为“某校旗杆正午影端位置一年内变动示意图”。读图回答5~7题。该校所处的纬度为
A.66.5°N | B.23.5°N |
C.23.5°S | D.66.5°S |
旗杆影端位于 ② 位置时的日期可能为
A.3 月 21 日 | B.6 月 22 日 |
C.9 月 23 日 | D.12 月 22 日 |
旗杆影端位置由 ② 变为 ③ 的过程中
A.地球公转线速度逐渐加快![]() |
B.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 |
C.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 |
D.南极圈内极昼范围不断扩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