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2004年元月20日8时北半球(大致位于40°N~60°N,90°E~120°W)海洋与陆地气压分布示意图,读图分析回答:
图2-50
(1)A地气压名称是________,B地气压名称是________。
(2)此时C地吹________风,D地吹________风。
(3)A地中心气流作________运动,常出现________天气。
(4)A地地面空气快速移到C地,地面缺乏森林草原,会出现________自然灾害。
(5)ABCD四地冬春经常形成这种气压分布。因此,对于C地防御自然灾害最现实的措施是_______ _______。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图1图2
(1)图1中BAC为晨昏线的一段,请将其转绘到图2中。
(2)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__________________。
(3)b点的人影朝________________方向,a点的昼长为_______________小时,d点的正午太阳高度是_______________,d点的日出时间是时_______________。
(4)请描述此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及移动方向。
下图是一幅“以极地为中心的光照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此图表示的是________________月________________日的光照情况。
(2)此时A点是________________时,A、B、C三点中白昼最长的是________________,昼长是________________小时。
(3)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________。
(4)图中ED表示________________线,DC表示________________线。
(5)此时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_。
(6)A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________,B点的日出时间是________________。
(7)C点的昼长是________________小时,D点的夜长是________________小时。
读“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如果是从地球的北极上空观察,地球公转的方向是时针围绕太阳旋转。
(2)当地球运动到图中A处时大约是每年的月初,这时地球公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都比B处 (快、慢)。
(3)当地球运动到图中C处时,大约是每年的月初,这时,地球公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都比B处(快、慢)。
(4)地球从B处绕太阳运行一周再回到B处,所需时间是365日5时48分46秒,这叫做1个年。
读“地球自转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地球上某点A自转到点B需要的时间是小时。
(2)如点A经度是170°W,则点B经度是。
(3)比较A、B、C、D、E五点的自转线速度(按由大到小的顺序),其中A点和D点的自转线速度有什么特殊关系吗?,地球上各点自转的线速度有何规律?
。
(4)A、B、C、D、E五点的自转角速度相同吗?如不同的话,有何不同?
(5)在图上用箭头标出地球自转的方向。
读“黄赤交角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恒星①是______星;角②的角度是______;平面③的名称是______。
(2)当太阳直射点在F点时,可能的日期是______(选择填空);当太阳直射点在H点时,可能的日期是______(选择填空)。
A.3月21日前后 B.6月22日前后
C.9月23日前后 D.12月22日前后
(3)当太阳直射点由E移至F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角逐渐减小
B.北半球各地昼渐短夜渐长
C.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角逐渐减小
D.南半球各地昼渐短夜渐长
(4)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地球以一年为周期绕日运转,太阳直射点在______之间往返移动,引起各地______ 、______的周年变化,从而在地球上产生了四季的更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