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不同于农村经济改革的步骤是( )
A.以放宽政策推进改革深入 | B.以市场经济调节企业生产 |
C.以法制建设促进企业改制 | D.以国有资产增值改革管理 |
1940年9月7日,蒋介石下令“各战区应以十八集团军此次在正太、同蒲、平汉各路之游击破坏动作为法则……加强敌后游击战,专以铁路、公路、水路各交通线与兵站、仓库、飞机场等实施有计划、有组织之长期破坏。”由此可见()
A.国民党开始以游击战作为对日作战的主要方式 |
B.在抗战战略防御阶段,游击战引起了国民党的重视 |
C.游击战适应了当时新的形势发展的需要 |
D.国共两党己经对如何取得抗战胜利的基本策略达成了共识 |
“日本作战计划,系图强渡黄河,破退华军。此项计划,于今已告失败。中国方面为保卫大徐州所做的苦斗,显系此次中日战争中最大之会战。其结果,华方已获胜利,……(日军)今兹遭逢惨败,应无颜再向国内民众如此矜夸。”(纽约《先锋论坛报》)该材料评述的是()
A.喜峰口战役 | B.枣宜会战 |
C.平型关战役 | D.台儿庄战役 |
有学者统计得出,从武汉失守到太平洋战争爆发期间,国民党正面战场组织了南昌会战等9次大规模战役,占国民党22次会战的41%,甚至有过一些攻势作战……大的战斗有496次,占整个抗战时期的44%,共伤亡137.6万人,占整个抗战时期伤亡人数的43%。材料可以说明()
A.相持阶段,国民党积极抗战 |
B.正面战场牵制了日军侵华的全部力量 |
C.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部分 |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抗战胜利的根本保证 |
把握历史阶段特征有助于学好历史。下表反映了中国近现代史四个不同时期阶段特征的主题词,其中1921~1935年处应该填写()
A.五四风雷,抗日烽火 |
B.开天辟地,渐趋成熟 |
C.国共对峙,走向抗战 |
D.星星之火,力挽狂澜 |
1992年经济学家华而诚曾说过:“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A.改革开放基本国策的确立 | B.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定 |
C.非公有制经济地位的肯定 | D.全面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