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胡锦涛主席与连战的握手会见被舆论称为国共两党领导人跨越60年的历史性握手。上一次握手的历史背景是 ( )
| A.重庆谈判 | B.西安事变 |
| C.政协会议 | D.北平谈判 |
2008年3月5日,胡锦涛出席“中日青少年友好交流年”开幕式时表示,发展长期稳定、睦邻友好的中日关系是两国人民共同的愿望。要实现这一美好的愿望,在处理国际关系时必须坚持
| A.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 C.不结盟政策 | D.改革开放政策 |
抗日战争时期,各个抗日根据地积极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在农村针对不识字的农民,往往采取“豆选”方式(用豆子作为投票工具)来实行民主选举。这么做
| A.说明根据地采取“三三制”原则建立政权 |
| B.有利于调动根据地军民抗日的积极性 |
| C.说明当时根据地经济困难、条件艰苦 |
| D.为建国后的政治体制提供了直接经验 |
黄宗羲的“法治”思想与韩非子的“法治”思想的本质区别在于
| A.维护君主专制 | B.反对君主专制 |
| C.加强对人民的控制 | D.减轻对人民的控制 |
2002年底,著名导演张艺谋的电影《英雄》开始热播,影片的主题是“为天下的人是大英雄”,秦始皇是一个大英雄。为此,网上展开了激烈的辩论。有网友说:宣扬赵国放弃对秦王的反抗就等于抗日战争时期宣扬对日本投降,秦始皇的天下观就是“大东亚共荣圈”。这种观点的根本错误在于没有认识到
| A.战国诸雄都是华夏族的一员,彼此的征战是内乱而不是侵略 |
| B.日本人同中国人一样都属于蒙古人种,是一个民族的大家庭 |
| C.古代社会与近代社会没有历史的可比性 |
| D.中日两国睦邻友好,和平交往是两国的历史主流 |
《二十四史》是指从《史记》到《明史》的二十四部纪传体史书,编定于清代乾隆年间。记载了从黄帝到明末共四千余年的史事。被称为“正史”。下列关于《二十四史》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只有《史记》是通史,其他都是断代史 | B.《四库全书》是其中最大的一部丛书 |
| C.《永乐大典》是其中最大的一部类书 | D.《资治通鉴》为后来帝王统治提供借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