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日本侵略者在其占领区宣传“中日亲善”、“共存共荣”的根本目的是( )

A.缓和中日民族矛盾 B.欺骗世界舆论
C.引诱国民党投降 D.使中国人民顺从其统治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中国近代史综合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男女平权,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阴阳合历,你过你的年,我过我的年。”上述
材料反映的现象最早可能出现在

A.戊戌变法期间 B.民国初年
C.新中国成立初期 D.改革开放之后

马克思在一封信中写道:“世界历史也就带着很神秘的性质了,倘若‘偶然性’是不起作用的。这些偶然性的自身自然地归到一般发展的过程中去,同时为别的偶然性所补足。但是加速和推迟就非常有赖于这样的‘偶然性’,其中包括着那些一开始就站在运动前头的人物的性格的‘偶然情况’”。对马克思关于历史偶然性的解读正确的是

A.个人性格鲜明体现历史的偶然性 B.偶然性是历史发展中的决定因素
C.偶然性可以彻底改变历史的进程 D.偶然事件增强了历史的神秘性质

美国学者史景迁在《追寻现代中国》的序言里写道:“从1600年以后,中国作为一个国家的命运,就和其他国家交织在一起了,不得不和其他国家一道去搜寻稀有的资源,交换货物,扩大知识”。导致上述局面出现的原因是

A.中国已放弃闭关锁国政策 B.该学者不了解中国历史
C.工业革命发展的必然结果 D.经济全球化的客观推动

某学者在评价中国17、18世纪时的科技时强调:“在中国,技术的发展跟不上科学的发展,它在原地踏步。出现这种状况的一个主要原因无疑是中国的□□□,不必发明机器来节省人力。它是由地方性的人口过剩产生的贫穷的永久性受害者。”根据该学者的观点,你认为空格部分最合适的内容应该是

A.小农经济自给自足 B.人力资源太过丰富
C.专治体制腐朽僵化 D.商业发展缓慢迟滞

布罗代尔在《文明史纲》中提到:“计划经济是一门不仅为更早时期苏联的经验展现出来,而且为当代资本主义本身证明的艺术”。对这句话最准确的理解是

A.计划经济体制并不是社会主义国家所独有
B.计划经济体制是各国经济改革的必然选择
C.计划经济体制曾在苏联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D.政府干预经济的手段曾经并正在发挥作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