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0月29日18时01分,嫦娥一号卫星成功实施入轨后的第三次变轨。30日17时40分,嫦娥一号卫星到达48小时周期轨道远地点,距地面高度12万公里,创下中国航天器飞行测控新纪录。已知地球半径6400公里,则在距地面12万公里高处,嫦娥一号卫星所受地球的万有引力与绕地表面飞行时的万有引力大小之比最接近
| A.1:20 | B.1:200 |
| C.1:400 | D.1:600 |

如图所示是火箭点火升空瞬间时的照片。关于这一瞬间的火箭速度和加速度的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火箭的速度很小,但加速度可能较大 |
| B.火箭的速度很大,加速度可能也很大 |
| C.火箭的速度很小,所以加速度也很小 |
| D.火箭的速度很大,但加速度一定很小 |
下列物理量中,属于标量的是
| A.加速度 | B.电流强度 | C.电场强度 | D.磁感应强度 |
某科技馆中有一个展品,该展品密闭放在较暗处,有一个不断均匀滴水的水龙头(刚滴出的水滴速度为零).在平行光源的照射下,只要耐心地缓慢调节水滴下落时间间隔,在适当的情况下,参观者可以观察到一种奇特的现象:水滴好像都静止在各自固定的位置不动(如图中A.B.C.D所示,右边数值的单位是cm).g取10 m/s2,要想出现这一现象,所用光源应满足的条件是( )
A.持续发光的光源B.间歇发光的光源
C.间隔时间为0.2s D.间隔时间为0.14s
甲、乙两物体所受的重力之比为1∶2,甲、乙两物体所在的位置高度之比为2∶1,它们各自做自由落体运动,则两物体( )
A.落地时的速度之比是 ∶1 |
| B.落地时的速度之比是1∶1 |
| C.下落过程中的加速度之比是1∶2 |
| D.下落过程中的加速度之比是1∶1 |
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第4 s内与第2 s内的位移之差是12 m,则可知( )
| A.第1 s内的位移为6 m |
| B.第2 s末的速度为8 m/s |
| C.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6 m/s2 |
| D.物体在第5 s内的平均速度为27 m/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