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历史上两次最重要的全球性生物大规模灭绝的时期是
| A.中生代末期和新生代末期 | B.太古代末期和元古代末期 |
| C.古生代末期和新生代末期 | D.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末期 |
下图分别为青海省90年代前、后的年降水量等值线分布图。完成下列小题
图中A处年降水量最可能是
| A.80mm | B.150mm | C.180mm | D.230mm |
下列关于图中信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受青海湖的影响,青海湖周边地区降水增加最为明显 |
| B.该省东南部主要受来自大西洋水汽影响,降水量最多 |
| C.该省西北部受越山后的下沉气流影响,降水量最少 |
| D.该省大部地区降水较少,农业发展以灌溉农业为主 |
下图甲、图乙为我国主要经济作物(大豆、油菜、甘蔗、棉花)分布示意图。据图完成下列小题。
下列经济作物的排序与图中主要分布区一致的是
| A.①油菜②大豆③棉花④甘蔗 | B.①棉花②大豆③油菜④甘蔗 |
| C.①甘蔗②大豆③棉花④油菜 | D.①大豆②油菜③甘蔗④棉花 |
读图判断,既有棉花又有油菜分布的省区是
| A.新、川、豫、贵 | B.冀、鲁、豫、晋 |
| C.湘、鄂、皖、赣 | D.黑、吉、辽、内蒙古 |
右下图为我国四省区截至2010年底部分运输方式线路长度表。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甲、乙、丙、丁代表的省区分别是
| A.西藏、云南、上海、黑龙江 |
| B.西藏、黑龙江、上海、云南 |
| C.上海、黑龙江、西藏、云南 |
| D.上海、云南、西藏、黑龙江 |
与乙省区相比,丁省区内河通航里程更长的主要原因是
| A.河流水量季节变化小 |
| B.大多数河流冬季不结冰 |
| C.主要河流流经地区地势缓 |
| D.区域面积比较广阔 |
甲、乙两地分别位于我国两大不同的地形区。据下表回答下列小题。
| 地区 |
经纬度 |
海拔(m) |
一月平均气温(℃) |
七月平均气温(℃)[来 |
| 甲 |
102°E,25°N |
1 891 |
7.7 |
19.8 |
| 乙 |
113°E,28°N |
68 |
4 |
32 |
甲、乙两地所在的地形区分别是
| A.云贵高原、洞庭湖平原 | B.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
| C.青藏高原、四川盆地 | D.云贵高原、成都平原 |
甲地夏季气温明显低于乙地,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地形地势 | B.人类活动 |
| C.海陆位置 | D.纬度位置 |
读“某国疆域四至点所在经纬线范围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下面关于该国地理位置的论述不合理的是
| A.大部分国土位于中高纬度 |
| B.该国位于东半球 |
| C.该国位于北半球 |
| D.该国位于大洋西岸 |
下列关于该国地理位置对其地理环境的影响的叙述,合理的是
| A.南北跨度大,自然带的干湿度地带性规律显著 |
| B.东西跨度大,易形成典型的垂直地带分异现象 |
| C.边疆绵长,利于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 |
| D.深受海洋影响,海洋性季风气候显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