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题。
侯可字无可,华州华阴人。少倜傥不羁,以气节自许。既壮,尽易前好,笃志为学。随计①入京,里中醵金赆行②。比还,悉散其余与同举者,日:“此金,乡里所以资应诏者也,不可以为他利。”且行,闻乡人病,念日:“吾归,则彼死矣!”遂留不去。病者愈,辍己马载之,徒步而归。
孙沔征侬徭,请参军事,奏功得官,知巴州化城县。巴俗尚鬼而废医,唯巫言是用,娶妇必责财,贫人女至老不得嫁。可为约束,立制度,违者有罪,几变其习。再调华原主簿。富人有不占田籍而质人田券至万亩,岁责其租。可晨驰至富家,发椟出券归其主。郡吏赵至诚贪狡区凶横,持守以下短长,前后莫能去。可暴其罪,荷枷置狱,言于大府诛之,闻者快服。
签书仪州判官。西夏寇边,使者使可按视,即以数十骑涉夏境,猝与之遇,亟分其骑为三四,令之日:“建尔旗帜,旋山徐行。”夏人循环间见,疑以为诱骑不敢击。韩琦镇长安,荐知泾阳县。说渭源羌酋输地八千顷,因城熟羊③以抚之。琦上其功。
可轻财乐义,急人之急,忧人之忧。与田颜为友。颜病重,千里求医,未归而颜死,目不瞑。人曰:“其待侯君乎?”且殓而可至,拊之乃瞑。颜无子,不克葬,可辛勤百营,鬻衣相役,卒葬之。方天寒,单衣以居,有馈白金者,顾颜之妹处室,举以佐其奁具。一日自远归,家以窭告,适友人郭行扣门曰:“吾父病,医邀钱百千,卖吾庐而不售。”可恻然,计橐中装④略当其数,尽与之。关中称其贤。 (选自《宋史·列传》)
注①计:计吏,考察官吏的官员。②醵:聚集钱财;赆:临行时赠送礼物。③熟羊:地名。 ④橐中装:指珠玉之类的财物。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娶妇必责财,贫人女至老不得嫁责:索求
B.夏人循环问见,疑以为诱敌不敢击问:间或
C.富人有不占田籍而质人田券至万亩质:质问
D.颜无子,不克葬克:能够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少倜傥不羁,以气节自许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
B.其待侯君乎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C.即以数十骑涉夏境,猝与之遇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D.卖吾庐而不售位尊而无功

下列各句中,与“唯巫言是用”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B.一日自远归,家以窭告
C.言于大府诛之 D.夫晋,何厌之有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侯可少年时倜傥不羁,长大后笃志为学。家贫,乡亲们凑钱资助他人京应诏,回来后将钱全分给其他同举者,将要走时又留下来照顾生病的乡人,显示他自律不贪的品格。
B.侯可任地方官政绩卓著。在巴州化城时,订立规约制度,基本上改变了当地“尚鬼废医”、“娶妇责财”等陋习。在华原时,打击富人的巧取豪夺;把贪暴的郡吏绳之以法,此举大快人心,得到百姓的佩服和拥护。’
C.侯可能妥善处理边境事务。西夏寇边时,使者派侯可巡视,侯可立即带领数十骑到了边境,突然与夏人相遇。他派人迷惑敌人,使夏人“不敢击”;又说服羌人首领献纳土地,并筑熟羊城来安抚他们,韩琦上报他的功绩。
D.侯可轻财乐义,有朋友去世,他“鬻衣相役”以葬,并用所“馈白金”为朋友未出嫁的妹妹置办嫁妆;友人父病无钱医治,侯可把自己的财物全给了他。其义举获得人们交口称赞。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可晨驰至富家,发椟出券归其主。
译文:
(2)令之日:“建尔旗帜,旋山徐行。”
译文: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去宥
东方之墨者谢子,将西见秦惠王。惠王问秦之墨者唐姑果。唐姑果恐王亲谢子贤于己也,对曰:“谢子,东方之辩士也。其为人甚险,将奋于说,以取少主也。”王因藏怒以待之。谢子至,说王,王弗听。谢子不说,遂辞而行。凡听言以求善也,所言苟善,虽奋于取少主,何损?所言不善,虽不奋于取少主,何益?不以善为之悫,而徒以取少主为之悖,惠王失所以为听矣。用志若是,见客虽劳,耳目虽弊,犹不得所谓也。人之老也,益衰而智益盛。今惠王之老也,形与智皆衰邪?
荆威王学典籍文献于沈尹华,昭釐恶之。威王好制,有中谢。佐制者,为昭釐谓威王曰:“国人皆日:王乃沈尹华之弟子也。”王不说,因疏沈尹华。中谢,细人也,一言而令威王不闻先王之术,文学之士不得进,令昭釐得行其私。故细人之言,不可不察也。且数怒人主,以为奸人除路,奸路以除恶壅却,岂不难哉?夫激矢远,激水则旱,激主则悖,悖则无君子矣。夫不可激者,其唯先有
邻父有与人邻者,有梧桐树,其邻之父言梧树之不善也,邻人遽伐之。邻父因请而以为薪。其人不说曰:“邻者若此其险也,岂可为之邻哉?”此有所宥也。夫请以为薪与弗请,此不可以疑枯梧树之善与不善也。
齐人有欲得金者,清旦,被衣冠,往鬻金者之所。见人金,攫而夺之。吏搏而束缚之,问曰:“人皆在,子攫人之金,何故?”对吏曰:“不见人,徒见金耳。”此真大有所宥也。夫人有所宥者,固以昼为昏,以白为黑,以尧为桀。宥之为败亦大矣。亡国之主,其皆甚有所宥邪?故凡人必别宥然后知,别宥则能全其天矣。
【注释】①宥:通“囿”,局限。“去宥”:去掉人的局限,去掉人认识事物的障碍,去掉人的主观偏见。②荆威王,即楚威王。古时楚地亦称“荆”。③中谢:官名,亦作“中射”,古时王侯的侍御近臣。④文学之士:精通古代文献典籍的人。⑤旱:通“悍”,勇猛。
对下列句子中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益衰而智益盛形:身体 B.其唯先有度:度量
C.见人金操:持,拿着 D.不见人殊:极,根本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唐姑果恐王亲谢子贤于己句读不知
B.人皆在犹且从师而问
C.奸路以除恶壅却黎民不饥不寒,然不王者,未之有也
D.激矢远,激水则旱于其身也,耻师焉

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属于“所宥”表现的一组是()
①王因藏怒以待之②人之老也,形益衰而智益盛
③王不说,因疏沈尹华④一言而令威王不闻先王之术
⑤邻者若此其险也,岂可为之邻哉⑥殊不见人,徒见金耳

A.②④⑤ B.③④⑥ C.①③⑤ D.①②⑥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且数怒人主,以为奸人除路。
译:
(2)齐人有欲得金者,清旦,被衣冠,往鬻金者之所。
译:
(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译: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郑当时者,字庄,陈人也。以任侠自喜,脱张羽于厄,声闻梁、楚之间。孝景时,为太子舍人。每五日洗沐①,常置驿马长安诸郊,诸故人,请谢宾客,夜以继日,至其明旦,常恐不遍。庄好黄、老之言,其慕长者如恐不见。年少官薄,然其游知交皆其大父行,天下有名之士也。武帝立,稍迁为鲁中尉、济南太守、江都相,至九卿为右内史。以武安侯、魏其时议,谪秩为詹事,迁为大农令。庄为太史,诫门下:“客至,无贵贱无留门者。”执宾主之礼,以其贵下人。
庄廉,又不治其产业,仰奉赐以给诸公。然其馈遗人,不过算器食。每朝,候上之间,说未尝不言天下之长者。其推毂士及官属丞史,诚有味其言之也,常引以为贤于己。与官属言,未尝吏,若恐伤之。闻人之善言,进之上,惟恐后。山东士诸公以此翕然②称郑庄。然郑庄在朝,常趋和承意,不敢甚引当否。及晚节,汉征匈奴,招四夷,天下费多,财用益匮。庄任人宾客为大农僦③人,多负。司马安为淮阳太守,发其事。庄以此陷罪,赎为庶人。顷之,守长史。上以为老,以庄为汝南太守。数岁,以官卒。郑庄始列为九卿,中废,家贫,宾客益落。及居郡,卒后家无余赀财。庄兄弟子孙以庄故,至二千石六七人焉。
太史公曰:夫以郑之贤,有势则宾客十倍,无势则否,况众人乎!下邽翟公有言,始翟公为廷尉,宾客门;及废,门外可设雀罗。翟公复为廷尉,宾客欲往,翟公乃大署其门,曰:“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郑亦云,悲夫!
[注]①洗沐,假期。②翕然,形容言论、行为一致。③僦,运送。
节选自《史记·汲郑列传》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诸故人,请谢宾客 存:保存,保全
B.与官属言,未尝吏名:名称
C.庄任人宾客为大农僦人,多负逋:缓慢
D.始翟公为廷尉,宾客门阗:充满

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郑庄礼贤下士的一组是()
①脱张羽于厄,声闻梁、楚之间 ②其慕长者如恐不见 ③执宾主之礼,以其贵下人
④推毂士及官属丞史 ⑤与官属言,未尝名吏,若恐伤之 ⑥常趋和承意,不敢甚引当否

A.①③④ B.②③⑤ C.②④⑥ D.①④⑤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郑庄喜好交友,乐于助人,每逢休假日常常在长安郊外各交通要道备置马匹,拜谢宾朋,往往通宵达旦。
B.每次上朝,遇到有向皇上进言的机会,他说的都是称赞天下年高望重的人,并推荐贤士和属下的丞史。
C.郑庄在任用官吏的问题上,与司马安意见不合,后来司马安乘隙诬陷,使他一度丢了官职。
D.郑庄为官廉洁,平时完全依靠俸禄和赏赐来结交朋友,虽官至九卿,死后家里没有剩余的财物。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庄好黄、老之言,其慕长者如恐不见。
(2)夫以郑之贤,有势则宾客十倍,无势则否,况众人乎!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郑辰,字文枢,浙江西安人。永乐四年进士,授监察御史。江西安福民告谋逆事,命辰往廉之,具得诬状。福建番客杀人,复命辰往,止坐首恶,释其余。南京敕建报恩寺,役囚万人。蜚语言役夫谤讪,恐有变,命辰往验。无实,无一得罪者。谷庶人谋不轨,复命辰察之,尽得其踪迹。帝语方宾曰:“是真国家耳目臣矣。”
十六年超迁山西按察使,纠治贪浊不少贷。潞州盗起,有司以叛闻,诏发兵讨捕。辰方以事朝京师,奏曰:“民苦徭役而已,请无发兵。”帝然之。还则屏驺从,亲入山谷抚谕。盗皆感泣,复为良民。礼部侍郎蔚绶转粟给山海军,辰统山西民辇任。民劳,多逋耗,绶令即山海贷偿之。展曰:“山西民贫而悍,急之恐生变。不如缓之,使自通有无。”用其言,卒无逋者。丁内艰归,军民诣御史乞留。御史以闻,服阕还旧任。
英宗即位,分遣大臣考察天下方面官。辰往四川、贵州、云南,悉奏罢其不职者。云南布政使周璟居妻丧,继娶。辰劾其有伤风教,璟坐免。正统二年,奉命振南畿、河南饥。时河堤决,即命辰伺便堡塞。或议自大名开渠,引诸水通卫河,利灌输。辰言劳民不便,事遂寝。迁兵部左侍郎,与丰城侯李彬转饷宣府、大同。镇守都督谭广挠令,劾之,事以办。八年得风疾,告归。明年卒。
郑辰为人重义轻财。初登进士,产悉让兄弟。在山西与同僚杜佥事有违言。杜卒,为治丧,资遣其妻子。(节选自《明史·列传第四十五》)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命辰往廉之廉:查访 B.纠治贪浊不少贷贷:宽恕
C.急之恐生变急:焦急 D.辰言劳民不便,事遂寝寝:停止

以下各组句子中,能表明郑辰“为百姓着想”的一组是
①复命辰察之,尽得其踪迹②民苦徭役而已,请无发兵
③不如缓之,使自通有无④悉奏罢其不职者
⑤初登进士,产悉让兄弟⑥辰言劳民不便,事遂寝

A.①④⑤ B.①③④ C.②⑤⑥ D.②③⑥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郑辰深得皇帝赞赏,称他为“国家耳目臣”。他曾奉皇命调查江西安福民告发的谋逆案以及谷庶人图谋不轨案。
B.郑辰对有问题的官员处置严厉。担任山西按察使时,他对贪官严惩不贷。英宗时,奉命前往地方考核官员,奏罢全部失职官吏。
C.郑辰对官员要求近于苛刻无情。云南布政使周璟妻子死后,续娶本是人之常情,但他却弹劾他有伤风化,让他丢了官。
D.郑辰为人重义轻财,不计嫌怨。虽与同僚发生过言语冲突,但在同僚死后,仍为他治丧,出资送他的妻儿返乡。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蜚语言役夫谤讪,恐有变,命辰往验。
(2)奉命振南畿、河南饥。时河堤决,即命辰伺便修塞。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郭太字林宗,太原界休人也。家世贫贱。早孤,母欲使给事县廷。林宗曰:“大丈夫焉能处斗筲之役乎?”遂辞。就成皋屈伯彦学,三年业毕,博通坟籍。善谈论,美音制。乃游于洛阳。始见河南尹李膺,膺大奇之,遂相友善,于是名震京师。后归乡里,衣冠诸儒送至河上,车数千两。林宗唯与李膺同舟而济,士宾望之,以为神仙焉。司徒黄琼辟,太常赵典举有道。或劝林宗仕进者,对曰:“吾夜观天象,昼察人事,天之所废,不可支也。”遂并不应。性明知人,好励训士类。身长八尺,容貌魁伟,宽衣博带,周游郡国。尝于陈梁闲行遇雨,巾一角垫,时人乃故折巾一角,以为“林宗巾”。其见慕皆如此。或问汝南范滂曰:“郭林宗何如人?”滂曰:“隐不违亲,贞不绝俗,天子不得臣,诸侯不得友,吾不知其它。”后遭母忧,有至孝称。林宗虽善人伦,而不为危言核论,故宦官专政而不能伤也。及党事起,知名之士多被其害,唯林宗及汝南袁闳得免焉。遂闭门教授,弟子以千数。
建宁元年,太傅陈蕃、大将军窦武为阉人所害,林宗哭之于野,恸。既而叹曰:“‘人之云亡,邦国殄瘁’,‘瞻乌爰止,不知于谁之屋’耳。”
明年春,卒于家,时年四十二。四方之士千余人,皆来会葬。同志者乃共刻石立碑,蔡邕为其文,既而谓涿郡卢植曰:“吾为碑铭多矣,皆有臱德,唯郭有道无愧色耳。”其荐拔士人,皆如所鉴。后之好事,或附益增张,故多华辞不经,又类卜相之书。今录其章章效于事者,着之篇末。
(节选自《后汉书·郭林宗传》)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三年业毕,博通坟籍坟籍:古代典籍,泛指古书。
B.司徒黄琼,太常赵典举有道辟:征召。
C.后遭母,有至孝称。忧:疾病。
D.不违亲,贞不绝俗隐:躲藏。

以下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郭太“好学善友”和“鉴品士人”的一组是()

A.就成皋屈伯彦学,三年业毕,博通坟籍。
吾夜观天象,昼察人事,天之所废,不可支也
B.膺大奇之,遂相友善,于是名震京师。
林宗虽善人伦,而不为危言核论。
C.后归乡里,衣冠诸儒送至河上,车数千两。
皆有臱德,唯郭有道无愧色耳。
D.遂闭门教授,弟子以千数。

其荐拔士人,皆如所鉴。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郭太早年,父亲就去世了,母亲让他在县里做事。林宗说:“大丈夫哪能从事这种下贱的工作呢?”就辞掉不去。跟成皋屈伯彦学习,学了三年,博通群书,后名闻京师。
B.郭太曾经在陈、梁间行,遇雨,巾一角折垫起来戴在头上,当时人们也学着他故意折巾一角,叫做"林宗巾",为人所敬慕到这种地步。
C.郭林宗所奖励选拔的士人,都如他所鉴定的。先言后验,大家都佩服他。林宗不会附会增加夸张之,不会运用华而不实和怪诞不稽之词来夸奖人。
D.隐居不违反母亲的意旨,出仕贞忠而不矫情绝俗。后来母亲去世,郭林宗在野外号哭,极为悲痛。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天子不得臣,诸侯不得友,吾不知其它。
译文:
(2)林宗虽善人伦,而不为危言核论,故宦官专政而不能伤也。
译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杨瑄,字廷献,丰城人。景泰五年进士,授御史。刚直尚气节。景帝不豫,廷臣请立东宫,帝不允。瑄与同官钱璡、樊英等约疏争,会“夺门”事起,乃已。
天顺初,民诉曹吉祥、石亨夺其田。瑄以闻,并列二人怙宠专权状。英宗语大学士李贤、徐有贞曰:“真御史也。”遂遣官核,而命吏部识瑄名,将擢用。吉祥闻之惧,诉于帝,请罪之。不许。
未几,亨西征还,适彗星见,十三道掌道御史张鹏、周斌等,将劾亨、吉祥诸违法事。先一日,给事中王铉泄于亨。亨与吉祥泣诉帝,诬鹏等为已诛内官张永从子,结党排陷,欲为永报仇。明日疏入,帝大怒,收鹏及瑄。御文华殿,悉召诸御史,掷弹章,俾自读。斌且读对,神色自若。至冒功滥职,帝诘之曰:“彼帅将士迎驾,朝廷论功行赏,何云冒滥?”斌曰:“当时迎驾止数百人,光禄赐酒馔,名数具在。今超迁至数千人,非冒滥而何?”帝默然,竟下瑄、鹏及诸御史于狱。榜掠备至,诘主使者,瑄等无所,乃坐都御史耿九畴、罗绮主谋,亦下狱。论瑄、鹏死,余遣戍。亨等复谮诸言官。帝谕吏部,给事、御史年逾三十留之,余悉调外。尚书列上给事中何萤等十三人,御史吴祯等二十三人。诏以萤等为州判官,祯等为知县。会大风震雷,拔木发屋,须臾大雨雹。亨、吉祥家大木俱折,二人亦惧。掌钦天监礼部侍郎汤序本亨党,亦言上天示警,宜恤刑狱。于是帝感悟,戍瑄、鹏铁岭卫,余贬知县,而萤、祯等亦得无调。瑄、鹏行半道,适承天门灾,肆赦放还。或谓当诣亨、吉祥谢,二人卒不往,复谪戍南丹。
宪宗即位,并还故官。瑄寻迁浙江副使。按行海道,禁将校私纵戍卒。修捍海塘,筑海盐堤岸二千三百丈,民得奠居。为副使十余年,政绩卓然,进按察使。西湖水旧可溉诸县田四十六万顷,时堙塞过半,瑄请浚之。设防置闸,利灌溉,功未,卒。
瑄以忠谏名天下,为士重。天启初,赐谥忠怀。海盐人祠祀之。
(选自《明史·列传第五十》,有删改)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遂遣官核     按:调查
B.瑄等无所     引:引荐
C.瑄、鹏死,余遣戍 论:判决
D.功未,卒     就:完成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

A.诉帝,请罪之 虽才高世,而无骄尚之情
B.斌且读对 犹从师而问焉
C.给事、御史年逾三十留之 今项庄拔剑舞
D.设防置闸,利灌溉 愿得将军之首献秦王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杨瑄刚强正直,崇尚气节。景帝拒绝册立太子后,杨瑄和同僚相约上疏抗争,恰逢“夺门”事变,这才作罢。
B.杨瑄曾上奏曹吉祥、石亨抢夺民田等罪行,得到英宗的赏识。英宗要求吏部标记杨瑄姓名,准备提拔重用。
C.御史张鹏、杨瑄等人因弹劾石亨、曹吉祥的计划泄露而被逮捕下狱。周斌在面对英宗的诘问时,淡定自若。
D.杨瑄在浙江副使的十多年任职中,严明军纪,修筑海塘、堤岸,政绩卓著;担任按察使时,又请求疏浚西湖。

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瑄以闻,并列二人怙宠专权状。(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或谓当诣亨、吉祥谢,二人卒不往,复谪戍南丹。(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