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题。(12分,每小题3分)
刘敬者,齐人也。汉七年,韩王信反,高帝自往击之。至晋阳,闻信与匈奴欲共击汉,上大怒,使人使匈奴。匈奴匿其壮士、肥牛马,但见老弱及羸畜。使者十辈来,皆言匈奴可击。上使刘敬复往使匈奴,还报曰:“两国相击,此宜夸矜见所长。今臣往,徒见羸瘠老弱,此必欲见短,伏奇兵以争利,愚以为匈奴不可击也。”是时汉兵已逾句注① ,二十余万兵已业行,上怒,骂刘敬曰:“齐虏!以口舌为官,今乃妄言沮吾军。”械系敬广武,遂往,至平城,匈奴果出奇兵围高帝白登,七日然后得解。高帝至广武,赦敬,曰“吾不用公言,以困平城。吾皆已斩前使十辈言可击者矣。”乃封敬二千户,为关内侯,号为封信侯。
高帝罢平城归,韩王信亡入胡。当是时,冒顿为单于,兵强,控弦三十万,数苦北边。上患之,问刘敬。刘敬曰:“天下初定,士卒罢于兵,未可以武服也。冒顿杀父代立,妻群终,以力为威,未可以仁义说也。独可以计久远子孙为臣耳,然恐陛下不能为。”上曰:“诚可,何为不能!顾为奈何?”刘敬对曰:“陛下诚能以嫡长公主妻之,厚奉遗之,彼知汉嫡女,送厚,蛮夷必慕以为阏氏②,生子必为太子,代单于。何者?贪汉重币。陛下以岁时汉所余彼所鲜数问遗,因使辩士讽喻以礼节。冒顿在,固为子婿;死,则外孙为单于。岂尝闻外孙敢与大父抗礼者哉?兵可无战以渐臣也。若陛下不能遣长公主,而令宗室及后宫诈称公主,彼亦知,不肯贵近,无益也。”高帝曰:“善。”欲遣长公主。吕后日夜泣,曰:“妾唯太子、一女,奈何弃之匈奴!”上竟不能遣长公主,而取家人子名为长公主,妻单于。使刘敬往结和亲约。 (选自《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
[注]①句注:山名,即今山西省代县西北雁门山。 ②阏氏:匈奴王后的称号。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此宜夸矜见所长。(矜:夸耀、矜夸。) |
B.匈奴匿其壮士、肥牛马。(匿:隐藏。) |
C.天下初定,士卒罢于兵。(罢:免去、解除。) |
D.陛下诚能以嫡长公主妻之,厚奉遗之。(遗:给予、赠送。) |
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匈奴匿其壮士肥牛马。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
B.吾不用公言,以困平城。 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 |
C.陛下诚能以嫡长公主妻之。 公子诚一开口请如姬。 |
D.奚有于妇翁。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
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是刘敬劝说高祖和亲理由的一组是 ( )
①未可以仁义说也 ②然恐陛下不能为 ③岂尝闻外孙敢与大父抗礼者哉
④因使辩士讽喻以礼节 ⑤兵可无战以渐臣也 ⑥而令宗室及后宫诈称公主
A.①③④ | B.①③⑤ | C.②③⑤ | D.①⑤⑥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刘敬出使匈奴,识破了匈奴布设的假象,建议高帝伏奇兵以制敌,表现出他的真知灼见。 |
B.刘邦没有接受刘敬的建议招致失败,但很快意识到刘敬的分析透辟入里,所以斩前使以示自责,赐封刘敬以示其功。 |
C.冒顿不讲伦理,“杀父代立”,所以刘敬推演出,用“修文德以来远”的仁义道德可能不会使匈奴感化。 |
D.刘敬劝高帝与匈奴和亲,在当时是明智之策,而因为吕后的坚决阻止,嫡长公主才没有和亲嫁给冒顿。 |
把上面文言语段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臣往,徒见羸瘠老弱,此必欲见短,伏奇兵以争利,愚以为匈奴不可击也。
译文:
(2)陛下以岁时汉所余彼所鲜数问遗,因使辩士讽喻以礼节。
译文: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例句:仁人之所以为事者
A.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 |
B.凡天下祸篡怨恨,其所以起者 |
C.所以遣将守关者 |
D.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9分,每小题3分)
屈突通,其先盖昌黎徒何人,后家长安。仕隋为虎贲郎将。文帝命覆陇西牧簿,得隐马二万匹。帝怒,收太仆卿慕容悉达、监牧官史千五百人,将悉殊死。通曰:“人命至重,死不复生。陛下以至仁育四海,岂容以畜产一日而戮千五百士?”帝叱之,通进顿首曰:“臣愿身就戮,以延众死。”帝寤,遂皆以减论。擢左武卫将军。莅官劲正,有犯法者,虽亲无所回纵。其弟盖为长安令,亦以方严显。大业中,安定人刘迦论反,众十余万据雕阴。通发关中兵击之,次安定,初不与战,军中意其怯。通阳言旋师,而潜入上郡。贼未之觉,引而南,去通七十里舍,分兵徇地。通候其无备,夜简精甲袭破之,斩迦论并首级万余。高祖起,代王遣通守河东,战久不下,高祖留兵围之,遂济河,破其将桑显和于饮马泉。通大惧,乃留鹰扬郎将尧君素守蒲,将自武关趋蓝田以援长安。至潼关,阻刘文静兵不得进,相持月余。通令显和夜袭文静,溃。通势蹙,或说之降,曰:“吾蒙国厚恩,事二主,安可逃难?独有死报尔!”帝遣其家僮往召,通趋斩之。俄闻京师平,家尽没,乃留显和保潼关,率兵将如洛。既行,而显和来降。文静遣窦琮、段志玄精骑追及于稠桑,通结阵拒之。琮纵其子寿往谕使降,通大呼曰:“昔与汝父子,今则仇也!”命左右射之,显和呼其众曰:“京师陷,诸君皆家关西,何为复东?”众皆舍兵。通知不免,遂下马东南向,再拜号哭曰:“臣力屈兵败,不负陛下。”遂被禽,送长安。帝劳曰:“何相见晚邪?”泣曰:“通不能尽人臣之节,故至此,为本朝羞。”帝曰:“忠臣也!”释之,授兵部尚书。从平薛仁杲,时贼珍用山积,诸将争得之,通独无所取。帝闻,曰:“清以奉国,名定不虚。”特赉金银六百两、彩千段。判陕东道行台左仆射,从讨王世充。世充平,论功第一,拜陕东道大行台右仆射,镇东都。数岁,召为刑部尚书。自以不习文,固辞,改工部。下列对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通势蹙,或说之降蹙:窘迫,危急 |
B.帝劳曰:“何相见晚邪?”劳:安慰,慰劳 |
C.特赉金银六百两、彩千段赉:赏赐,给予 |
D.自以不习文,固辞习:学习,研究 |
下列全能说明屈突通忠于隋朝的一组是()
①通发关中兵击之②破其将桑显和于饮马泉
③阻刘文静兵不得进,相持月余④吾蒙国厚恩,事二主,安可逃难
⑤帝遣其家僮往召,通趋斩之⑥判陕东道行台左仆射,从讨王世充
A.①②④ | B.②⑤⑥ | C.③④⑤ | D.①③⑥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屈突通直言进谏,用心良苦。他受命检查陇西放牧情况,查得当地官员隐藏马匹,文帝大怒,要将相关官员处死。后经屈突通力谏,文帝全部按照减刑论处。 |
B.屈突通秉公执法,为人正直。即使是自己的内外亲属触犯了法律,他也不会包庇纵容任何人。他的弟弟也同他一样方严。 |
C.屈突通颇有谋略,善于用兵。刘迦论造反后,屈突通发兵征讨,最初不与之交战,似乎表现出怯意,后来在刘迦论无备的情况下,调用精兵击溃贼兵。 |
D.屈突通不爱财物,清正廉洁。当时贼珍用山积,诸将都争相抢夺,只有屈突通不掠取,又因讨王世充功居第一,被授陕东道大行台右仆射一职。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每小题2分)
王竑,字公度。正统四年进士。英宗北狩①,郕王摄朝午门,群臣劾王振误国罪,请族振。锦衣指挥马顺者,振党也,厉声叱言者去。竑愤怒,捽②顺发呼曰:“若曹奸党,罪当诛,今尚敢尔!”且骂且啮其面,众共击之,立毙。王恐,遽起入,竑率群臣随王后。王使中官金英问所欲言,曰:“内官毛贵、王长随亦振党,请置诸法。”王命出二人。众又捶杀之。当是时,竑名震天下,王亦以是深重竑。
王即帝位,也先犯京师,命竑与王通、杨善守御京城,擢右佥都御史,督毛福寿、高礼军。寇退,诏偕都指挥夏忠等镇守居庸。竑至,简士马,缮厄塞;劾将帅不职者,壁垒一新。景泰元年八月,竑以疾还朝。寻命同都督佥事徐恭督漕运,治通州至徐州运河。明年冬,敕竑兼巡抚淮、扬、庐三府,徐、和二州,又命兼理两淮盐课。
四年正月以灾伤叠见,方春盛寒,上言:“请敕责诸臣痛自修省,省刑薄敛,罢无益之工,严无功之赏。”且引罪乞罢。帝纳其言,遂下诏修省,求直言。
先是,凤阳、淮安、徐州大水,道殣相望。竑上疏奏,不待报,开仓振之。至是山东、河南饥民就食者坌③至,廪不能给。惟徐州广运仓有余积,竑欲尽发之,典守中官不可。竑往告曰:“民旦夕且为盗。若不吾从,脱有变,当先斩若,然后自请死耳。”中官惮竑威名,不得已从之。竑乃自劾专擅罪,因言:“广运所储仅支三月,请令死罪以下,得于被灾所入粟自赎。”帝复命侍郎邹干赍帑金驰赴,听便宜。竑乃躬自巡行散振,不足,则令沿淮上下商舟,量大小出米。全活百八五万余人。
给事中萧斌、御史吕洪等,共荐竑堪大用。 帝曰:“古人君梦卜求贤,今独不能从舆论所与乎?”即召竑为兵部尚书,命竑简阅十二营军士。竑以择兵不若择将,共奏罢营职八十余人,而慎简材武补之。
后引疾求退 ,居家二十年,弘治元年十二月卒,年七十五。
(节选自《明史》)
[注]①狩:巡行、巡视②捽:揪,抓。 ③坌:聚积,合。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群臣劾王振误国罪,请族振。族:灭族,刑及全族 |
B.今独不能从舆论所与乎与:赞同,赞许 |
C.帝复命侍郎邹干赍帑金驰赴赍:赠送 |
D.而慎简材武补之简:选择,选拔 |
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直接表明王竑果敢善断的一组是()
①竑愤怒,捽顺发呼曰②督毛福寿、高礼军③竑至,简士马,缮厄塞
④ 竑上疏奏,不待报,开仓振之⑤竑乃自劾专擅罪⑥令沿淮上下商舟,量大小出米
A.①②④ | B.①③⑤ | C.②⑤⑥ | D.③④⑥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竑正直无畏,对邪恶势力毫不惧怕。郕王执掌朝政时,王振的同党马顺、毛贵等非常嚣张,王竑就与群臣一起将其打死了。此事在当时造成很大影响。 |
B.皇上非常信赖王竑,时时委以重任,有时让其身兼多职。对王竑的工作,皇上常给予较大自主权,让其自行处理。对王竑的意见,皇上也总是乐于采纳。 |
C.王竑十分体察民情,关心百姓疾苦。他见灾害频发,就主动向皇上进言,请求下令责成众大臣自我反省,减轻百姓负担,不做那些无益于百姓的事情。 |
D.王竑很有胆略,办事干练。凤阳等地因为水灾,饿死了很多人。他冲破阻力,挽救老百姓生命,不单是当地人受益,邻近地区的一些灾民也得到了救助。 |
阅读下面一篇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
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既而读《庄子》,叹曰:“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嘉祐二年,试礼部。主司欧阳修思得轼《刑赏忠厚论》,惊喜。后以书见修,修语梅圣俞曰:“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闻者始哗不厌,久乃信服。
时安石创行新法,轼上书论其不便。安石滋怒,使御史谢景温论奏其过,穷治无所得,轼遂请外,通判杭州。高丽入贡使者发币于官吏书称甲子轼却之曰高丽于本朝称臣而不禀正朔吾安敢受使者易书称熙宁然后受之
徙知徐州。河决曹村,汇于城下,涨不时泄,城将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率其徒持畚锸以出,筑东南长堤。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
徙知湖州,上表以谢。又以事不便民者不敢言,以诗托讽,庶有补于国。御史李定、舒亶、何正臣摭其表语,并媒蘖所为诗以为讪谤,逮赴台狱,欲置之死,锻炼久之不决。神宗独怜之,以黄州团练副使安置。轼与田父野老,相从溪山间,筑室于东坡,自号“东坡居士”。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属文日数千言属:研究 |
B.闻者始哗不厌厌:信服 |
C.使者发币于官吏币:礼物 |
D.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诣:到……去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①率其徒持畚锸以出②其孰能讥之乎? |
B.①锻炼久之不决②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
C.①又以事不便民者不敢言②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
D.①虽禁军且为我尽力②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
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
高丽入贡使者发币于官吏书称甲子轼却之曰高丽于本朝称臣而不禀正朔吾安敢受使者易书称熙宁然后受之翻译下面的句子。
(1)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
(2)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3)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虞翻字仲翔,会稽余姚人也,太守王朗命为功曹。孙策征会稽,翻时遭父丧,幅衰诣府门,朗欲就之,翻乃脱衰入见,劝朗避策。朗不能用。拒战败绩,亡走浮海。翻追随营护,到东部候官,候官长闭城不受,翻往说之,然后见纳。朗谓翻曰:“卿有老母,可以还矣。”翻既归,策复命为功曹,待以交友之礼,身诣翻第。
翻出为富春长。策薨,诸长吏并欲出赴丧,翻曰:“恐邻县山民或有奸变,远委城郭,必致不虞。”因留制服行丧。诸县皆效之,咸以安宁。后翻州举茂才,汉召为侍御史,曹公为司空,辟皆不就。
孙权以为骑都尉。翻数犯颜谏争,权不能悦,又性不协俗,多见谤毁,坐徙丹杨泾县。吕蒙图取关羽,称疾还建业,以翻兼知医术,请以自随,亦欲因此令翻得释也。后蒙举军西上,南郡太守麋芳开城出降,蒙未据郡城而作乐沙上,翻谓蒙曰:“今区区一心者麋将军也,城中之人岂可尽信,何不急入城持其管龠乎?”蒙即从之。时城中有伏计,赖翻谋不行。
权既为吴王,欢宴之末,自起行酒,翻伏地阳醉,不持;权去,翻起坐。权于是大怒,手剑欲击之,侍坐者莫不惶遽,惟大司农刘基起抱权谏曰:“大王以三爵之后手杀善士,虽翻有罪,天下孰知之?且大王以能容贤畜众,故海内望风,今一朝弃之,可乎?”权曰:“曹孟德尚杀孔文举,孤于虞翻何有哉!”基曰:“孟德轻害士人,天下非之。大王躬行德义,欲与尧、舜比隆,何得自喻于彼乎?”翻由是得免。权因敕左右:“自今酒后言杀,皆不得杀。”
翻性疏直,数有酒失。权与张昭论及神仙,翻指昭曰:“彼皆死人,而语神仙,世岂有仙人邪?”权积怒非一,遂徙翻交州。虽处罪放,而讲学不倦,门徒常数百人。又为《老子》《论语》《国语》训注,皆传于世。
在南十余年,年七十卒。归葬旧墓,妻子得还。
(选自《三国志·虞翻传》有删减)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翻时遭父丧,衰诣府门到,往 |
B.远委城郭,必致不虞。取得 |
C.何不急入城持其管龠乎拿着,引申为掌控 |
D.翻伏地阳醉,不持假装 |
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虞翻是“善士”的一组是
①翻乃脱衰入见,劝朗避策②翻往说之
③性不协俗④图取关羽,称疾还建业
⑤何不急入城持其管龠乎?⑥世岂有仙人邪
A ①③⑥ B ②④⑥ C ①②⑤ D ④⑤⑥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虞翻为官忠心尽职。孙策大兵到时,他做为王朗的功曹,不顾丧父丧打击,拖着衰弱的身体去太守府。
虞翻敢于直谏。他不仅多次犯颜进谏规劝孙权,也劝谏率领大军西上伐蜀的吕蒙,不要在南郡城外沙地上娱乐庆贺,应迅速入城。
虞翻不畏孙权。做了吴王的孙权亲自给虞翻斟酒,虞翻不领情。孙权非常愤怒,想杀死他,多亏刘基劝说孙权,虞翻才免于被杀。
虞翻天性疏朗耿直。孙权与张昭谈到神仙,虞翻说世上没有仙人,那些都是死人,孙权积压的怒气已不是一时,于是就把虞翻流放到交州。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汉召为侍御史,曹公为司空,辟皆不就。
(2)翻数犯颜谏争,权不能悦,又性不协俗,多见谤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