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分) 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和抗震救灾精神。
2008年在我们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是很不寻常、很不平凡的一年。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成功夺取抗击严重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和特大地震灾害斗争重大胜利,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成功完成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成功的背后,无不彰显中华民族精神的伟大力量。让我们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1)根据上述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4分)
在波澜壮阔的抗震救灾斗争中,我们党用理想凝聚力量、用信念铸就坚强、用真情凝结关爱,大力培育和弘扬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抗震救灾精神集中体现和进一步发展了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和中国人民的时代精神。
(2)结合上述材料,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知识,说明青年学生在人生道路上应如何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8分)
一座桥由多个桥墩支撑着,它的承重量不是由最坚固的桥墩决定的,而是由不坚固的那个桥墩决定。要想提高整个桥的载重量,必须加固最弱桥墩的坚固程度。
辨题:在事物的变化发展过程中,部分决定整体。
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我国北方某地,虽然林地、农地、水面资源丰富,但由于生产方式和农业科技落后,资源优势无法转化为产业优势,为解决这一问题,当地政府经过调研,制定发展规划,实施优惠政策,利用市场机制引导企业和农民加大投入,重点抓好优质经济林开发、冷水鱼养殖及深加工、大豆稳产、高产这“一树、一鱼、一豆”三大农业科技项目,开发高产、优质、高效特色产品,并推进产业化经营,形成优势产业链,发展现代农业。
(1)结合上述材料,分析当地政府履行的政府职能。
(2)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经济常识说明应如何发展现代农业。
(3)结合这个事例,说明发展现代农业要从实际出发的哲学道理。
2008年8月8日晚8时8分,第二十九届夏季奥运会在北京的国家体育场——
鸟巢隆重开幕。奥运会开幕式是展现中华民族丰厚文化的大舞台,一幅卷轴在“鸟巢”中央徐徐打开,光影变幻中,展现出一幕幕风格各异、气势磅礴“中国画卷”,向世界立体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底蕴与文化风采,和平、和睦、和谐,一个“和”字,表达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长卷”、“梦幻五环”、“太极”、“点燃圣火”、“飞天”等创意给世界留下了深刻印象,体现出了丰富而悠久的中国传统文化独特的魅力,富于创造性的开幕式,通过现代技术,将民族特色与奥林匹克精神融合在一起,真是太神奇了!
奥运是运动员的盛会,也是志愿者的盛会,北京奥运会期间,有10万场馆志愿者、40万城市志愿者、百万社会志愿者不计报酬,帮助他人,服务社会,把志愿服务这条亮丽的风景线全面地展示在世人面前。
(1)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你认为,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是如何将民族特色与奥运匹克精神融合在一起实现文化创新的?
(2)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说一说你能从奥运志愿者那里学习些什么?
2009年我国铁路基本建设投资规模空前,安排新开工项目80项,新增投资规模为1.5万亿元,这将拉动机械、冶金、建筑、电力、计算机等一条万亿元产业链的发展。当前,钢材、水泥等主要生产资料价格已出现大幅度回落,加快铁路建设步伐,能够实现铁路的低成本发展。到2012年,我国铁路将发生历史性变化,铁路运输能力“瓶颈”会被打破,“一车难求、一票难求”的现象将基本消除。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常识分析为什么我国加速推进铁路建设正当其时。
2007年1月30日至2月10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对非洲八国进行了友好访问,谱写了中非友谊的新篇章。
材料: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鼓励企业扩大对非洲的投资,积极扩大从非洲的进口。我国企业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发展中非经贸合作,实现互利共赢。苏丹喀土穆炼油有限公司是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和苏丹能矿部各以50%股份合资建成的公司。胡锦涛主席访问非洲期间在考察该公司时指出,中苏石油合作既有利于中国企业发展,也促进苏丹建成了完备的石油工业体系,为苏丹合理利用资源、创造就业机会、增加税收、把本国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做出了贡献。事实证明,中苏石油合作堪称南南合作的典范。
(1)根据材料,运用经济常识,谈谈在中非经贸合作中我国企业应如何促进双方互利共赢。
(2)根据材料,运用唯物论观点,分析我国企业在发展中非经贸合作中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的哲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