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甄济字孟成,定州无极人。叔父为幽、凉二州都督。家卫州,宗属以伉侠相矜①。济少孤,独好学,以文雅称。居青岩山十余年,远近伏其仁,环山不敢畋渔。采访使苗晋卿表之,诸府五辟,诏十至,坚卧不起。天宝十载以左拾遗召,未至,而安禄山入朝,求济于玄宗,授范阳掌书记。禄山至卫,使太守郑遵意致谒山中,济不得已为起,禄山下拜钧礼②。居府中,论议正直,久之,察禄山有反谋,不可谏。济素善卫令齐玘,因谒归,具告以诚。密置羊血左右,至夜,若欧血状,阳不支,舁归旧庐。禄山反,使蔡希德封刀召之,曰:“即不起,断其头见我。”济色不动,左手书曰:“不可以行。”使者持刀趋前,济引颈待之,希德歔欷嗟叹,止刀,以实病告。后庆绪③复使强舆至东都安国观。会广平王平东都④,济诣军门上谒泣涕,王为感动。肃宗诏馆之三司署⑤,使污贼官罗拜,以愧其心。授秘书郎,或言太薄,更拜太子舍人。来瑱⑥辟为陕西襄阳参谋,拜礼部员外郎。宜城楚昭王庙堧地⑦广九十亩,济立墅其左。瑱死,屏居七年。大历初,江西节度使魏少游表为著作郎,兼侍御史,卒。
(选自《新唐书· 列传第一一九》)
【注释】
①以伉侠相矜:崇尚刚正狭义。伉,刚正;矜,崇尚。 ②钧礼:谓以彼此平等之礼相待。 ③庆绪:即安庆绪,安禄山之子;舆:抬。 ④广平王:即唐肃宗长子李豫,与郭子仪收复两京,后为唐代宗。 ⑤三司署:三司官署。唐以御史大夫、中书、门下为三司,受理刑狱。⑥来瑱:唐肃宗时先后任陕州、襄州刺史,兼御史大夫,并充任周围十州的节度观察处置使。 ⑦堧地:空闲、多余之地。堧,音ruán 。
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远年伏其仁伏:敬服。 B.授范阳掌书记授:任命。
C.若欧血状,阳不支阳:假装。 D.或言太薄薄:薄弱。

比较下列各句中“以”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组是
①独好学,以文雅称  ②天宝十载以左拾遗召   ③具告以诚  ④止刀,以实病告

A.①和④相同,②和③不同。 B.①和④不同,②和③不同
C.①和④不同,②和③相同。 D.①和④相同,②和③相同

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诏十至,坚卧不起不起:指不出来做官。
B.使太守郑遵意致谒山中致谒:指传达意思而拜见。
C.济引颈待之引颈:仲着脖子。
D.瑱死,屏居七年屏居:指独自居住。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①求济于玄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密置羊血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使污贼官罗拜,以愧其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从分句间语意关系的角度看,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①济不得已为起,禄山下拜钧礼。   ②察禄山有反谋,不可谏。
③即不起,断其头见我。   ④济诣军门上谒泣涕,王为感动。

A.① / ② / ③④ B.① / ②③ / ④
C.① / ② / ③ / ④ D.①④ / ② / ③

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甄济文雅很有名望,但隐居青岩山中。采访使苗晋卿向朝廷上奏章推荐他,后来几个官署五次征召他做官,诏令到了十次,他仍隐居不出。
B.由于种种原因,甄济出任安禄山的属官,他能正直论事。在觉察安禄山有反谋已不可劝止的情况下,靠朋友帮助,装病回到卫州旧居。
C.安禄山反叛,下令派蔡希德去找甄济出来做官,甄济坚定拒绝,面对屠刀,毫不畏惧,终于感动蔡希德放下了刀,并回报甄济确实有病。
D.安庆绪后派人强迫抬甄济到东都安围观。广平王平定了东都,肃宗下令让甄济住在三司署客馆里,褒扬了甄济,羞辱了那些曾任伪职的官员。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用斜线(∕)给下面短文画横线的部分断句
孟子曰:"仁者如射,发而不中,反求诸身"吾尝学射矣始也心志与中目存乎鹄手往从之十发而九失其一中者幸也有善射者,教吾反求诸身,手持权衡,足蹈规矩,四肢百体,皆有法焉,一法不修一病随之病尽而法完则心不期中目不存鹄十发十中矣
(取材于苏轼《仁说》)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宋清,长安西部药人也,居善药。有自山泽来,必归宋清氏,清优主之。长安医工得清药辅其方,辄易,咸誉清。疾病庀疡者,亦毕乐就清求药,冀速已。清皆乐然响应,虽不持钱者,皆与善药,积券如山,未尝诣取直。或不识,遥与券,清不为辞。岁终,度不能报,辄焚券,终不复言。市人以其异,皆笑之曰:"清蚩妄人也。"
或曰:"清其有道者欤?"清闻之曰:"清逐利以活妻子耳,非有道也。然谓我蚩妄者也亦谬。"
  清居药四十年,所焚券者百数十人,或至大官,或连数州,受俸博,其馈遗清者,相属于户。虽不能立报,而以赊死者千百,不害清之为富也。清之取利远,远故大,岂若小市人哉?一不得直,则怫然怒,再则骂而仇耳。彼之为利不亦翦翦乎?吾见蚩之有在也。清诚以是得大利,又不为妄,执其道不废,卒以富。求者益广,或斥弃沉废,亲与交;视之落然者,清不以怠遇其人,必与善药如故。一旦复柄用,益厚报清。其远取利皆类此。
  吾观今之交乎人者,炎而附,寒而弃,鲜有能类清之为者。世之言,徒曰"市道交"。呜呼!清,市人也,今之交有能望报如清之远者乎?幸而庶几,则天下之穷困废辱得不死亡者众矣。柳先生曰:"清居市不为市之道,然而居朝廷、居官府、居庠塾乡党以士大夫自名者,反争为之不已,悲夫!然则清非独异于市人也。"
(取材于柳宗元《宋清传》
注:①市:买卖场所,后文也指经商、交易。②雠:这里指售出、成交③直:价值,价钱

1.

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居善药 居:聚积,搜集
B. 积券如山 券:借据,欠条
C. 未尝诣取直 诣:前往
D. 终不复言 复:回答
2.

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 B.
C. D.
3.

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其馈遗清者相属于户
那些等待宋清馈赠的人在门前排成了队
B. 彼之为利不亦翦翦乎
他们的求利不也太短浅了吗
C. 今之交有能望报如清之远者乎
现在的交往中有能像宋清那样从长远考虑回报的人吗
D. 天下之穷困废辱得不死亡者众矣

天下那些穷困潦倒而还可以活下去的人就会躲起来

4.

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生意场的交往也不一定都是斤斤计较的,宋清就是一个例证。
B. 宋清认为做生意不是为了赚钱,而是追求高尚的做人的境界。
C. 计较蝇头小利不仅是一般商人的本性,也是某些士大夫的通病。
D. 宋清与人交往不仅异于普通商人,也高于某些以士大夫自居的人。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1~4小题。
丁丑,俞瑱在居庸关剽掠,居民窃走来告。上曰:"居庸关山路险峻,北平之襟喉,百人守之,万夫莫窥。今俞瑱得之,利为彼有,势在必取。譬之人家后户,岂容弃与寇盗?今乘其初至,又兼剽掠,民心未服,取之甚易;若纵之不取,彼增兵守之,后难取也。" 乃命徐安往讨之,安攻拔其城,俞瑱走怀来,依宋忠。捷至,上曰:"使贼知固结人心,谨守是关,虽欲取之,岂能即破?今天以授予,不可失也。"乃令吴玉守之。
上语诸将曰:"宋忠拥兵怀来,居庸关有必争之势,因其未至,可先击之。"诸将皆曰:"贼众我寡,难与争锋,击之未便,宜固守以待其至。"上曰:"非公等所知,贼众新集,其心不一,宋忠轻躁寡谋,狠愎自用,乘其未定,击之必破。"
  癸未,上率马步精锐八千,卷甲而进。甲申,至怀来。先是,获贼间谍,言宋忠诳北平将士云:"降家皆为上所杀,委尸填满沟壑,宜为报仇。将士闻之,或信或否。
上知之,乃以其家人为前锋,用其旧日旗帜。众遥见旗帜,识其父兄子弟咸在,喜曰:"噫!我固无恙,是宋都督诳我也,几为所误。"遂倒戈来归。宋忠余众,仓皇列阵,未成,上麾师渡河,鼓噪直冲其阵,宋忠大败,奔入城。我师乘之而入,宋忠匿于厕,搜获之。并擒俞瑱,斩孙泰于阵,余众悉降。
诸将已得宋忠颇有喜色上曰宋忠本庸材以利口取给谄谀奸恶货赂得官才掌兵柄便尔骄纵此辈荧惑小
人视之如狐鼠耳区区胜之何足喜也诸将咸顿首称善
                  (选自明·谢眞《后鉴录》卷下,有删改)
【注】①上:皇上,指朱棣。②上麾师渡河,鼓噪直冲其阵。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上语诸侯曰 语:谈论

B.委尸填满沟壑 委:丢弃

C.识其父兄子弟咸在 识:标志

D.噫!我固无恙 恙:祸患

2.

下列各句,都能表现朱棣"料事如神"的一组是(

①居庸关山路险峻,北平之襟喉 ②譬之人家后户,岂容弃与寇盗

③今乘其初至,又兼剽掠,民心未服,取之甚易 ④贼众新集,其心不一

⑤乘其未定,击之必破 ⑥乃以其家人为前锋,用其旧日旗帜

A.①③⑥ B. ②③⑤ C. ②④⑤ D. ③④⑤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朱棣深谋远虑,迅速出击居庸关,打败了俞瑱;然后进军怀来,一举击溃敌军,活捉宋忠、俞瑱。

B.俞瑱逃往怀来,投靠宋忠;朱棣打算乘胜追击,于是分析了敌人的实际情况,确定了制胜之策。

C.为了稳定军心,鼓舞士气,宋忠用欺骗手段来蒙蔽下属,但被敌方间谍获知,最终未达到目的。

D.宋忠失败的原因在于轻率浮躁,加上计策失当,不少部下临阵哗变,以致不堪一击,兵败如山倒。

4.

将文中划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天以授予,不可失也

(2)上麾师渡河,鼓噪直冲其阵。

阅读下文,完成1~5题。

九 疑 山 图 记

①九疑山方二千余里,四州各近一隅。世称九峰相似,望而疑之,谓之九疑。

②九峰殊极高大,远望皆可见也。彼如嵩、华之峻崎,衡、岱之方广,在九峰之下,磊磊然如布棋石者,可以百数。中峰之下,水无鱼鳖,林无鸟兽,时闻声如蝉蝇之类,听之亦无。往往见大谷长川,平田深渊,杉松百围,榕栝并茂,青莎白沙,洞穴丹崖,寒泉飞流,异竹杂华,回映之处,似藏人家。实有九水,出于中山,四水流灌于南海,五水北注,合为洞庭。不知海内之山,如九疑者几焉?

③或曰:"若然者,兹山何不列于五岳?"对曰:"五帝之前,封疆尚隘,衡山作岳,已出荒服。今九疑之南,万里臣妾;国门东望,不见涯际;西行几万里,未尽边陲,当合以九疑为南岳,以昆仑为西岳,衡、华之辈,听逸者占为山居,封君①表②作园囿耳。但苦当世议者拘限常情,牵引古制,不能有所改创也,如何?"

④故图画九峰,并随方题记,传于好事,以旌异之。

【注】①封君:领受封邑的贵族。②表:标记。

1.

第①段交代了九疑山的

2.

简析第②段中"时闻声如蝉蝇之类,听之亦无"的表达效果。

3.

对"听逸者占为山居"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任凭隐居者将衡山、华山据为己有。
B. 听说逃亡者到衡山、华山安家藏身。
C. 听任出世者在衡山、华山结庐隐居。
D. 听说出世者在衡山、华山安居生活。
4.

从句式的角度赏析第②段中的画线句。

5.

简述本文的写作意图。

阅读下文,完成第1~5题。

①欧阳公讳晔,字日华。自为布衣,非其义,不辄受人之遗。少而所与亲旧,后或甚贵,终身不造其门。初为随州推官,治狱之难决者三十六。大洪山奇峰寺聚僧数百人,转运使疑其积物多而僧为奸利,命公往籍之。僧以白金千两馈公,公笑曰:"吾安用此? 然汝能听我言乎? 今岁大凶,汝有积谷六七万石,能尽以输官而赈民,则吾不籍汝。"僧喜曰:"诺。"饥民赖以全活。

②陈尧咨以豪贵自骄,官属莫敢仰视。在江陵,用私钱诈为官市黄金,府吏持帖,强僚佐署。公呵吏曰:"官市金当有文符。"独不肯署。尧咨讽转运使出公,不使居府中。

③鄂州崇阳,素号难治,乃徙公治之,至则决滞狱百余事。桂阳民有争舟而相殴至死者,狱久不决。公自临其狱,出因坐庭中,去其桎梏而饮食之,食讫,悉劳而还于狱,独留一人于庭。留者色动惶顾,公曰:"杀人者汝也。"囚不知所以然。公曰:"吾视食者皆以右手持匕,而汝独以左手,死者伤在右肋,此汝杀之明也。"囚即涕泣曰:"我杀也,不敢以累他人。"公之临事明辨,犹古良吏,决狱之术多如此。所居,人皆爱思之。

1.

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少而所亲旧

(2)终身不其门

(3)号难治

(4)乃公治之

2.

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饥民赖 全活 吾一日长乎尔
B. 决滞狱百余事 他植者 不然
C. 去其桎梏 饮食之 恍惊起 长嗟
D. 决狱 术多如此 愿伯具言臣 不敢倍德也
3.

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

(1)尧咨讽转运使出公,不使居府中。

译文:

(2)桂阳民有争舟而相殴至死者,狱久不决。

译文:

4.

第①段中"公笑曰"的"笑"反映了欧阳晔怎样的心理?

答:

5.

本文表现了欧阳晔的品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