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桓帝灵灵帝时社会上流行这样一首童谣:“ 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反映了当时社会( )
A.宦官外戚专权 | B.吏治十分腐败 |
C.群众关心政治 | D.政府重用人才 |
“就首都华盛顿的古典建筑风格和共和宪法而言,美国可能比任何一个前(以往的)帝国都更像‘新罗马’……尽管在这样一个新罗马帝国里,参议院对皇帝的权力有极大的限制。”与材料所述无关的是
A.古典主义 | B.君主立宪制 | C.权力制衡 | D.法律至上 |
1938—1944年,我国科技人员在大后方注册的专利共431件,比此前20年全国的总和增长了157%,其中机器、电器、交通工具、化学药品类居多.形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科技人员的内迁 | B.军工企业的激增 | C.民营工业的发展 | D.战时需求的刺激 |
清末有舆论说:“中兴名车臣曾国藩公赏侯爵,李鸿章不过伯爵,其余百战功臣,竟有望男爵而不可得才,信乃以子、男等爵奖创办实业工商,……斯诚稀世之创举。”此“创举”反映了
A.资本主义的萌芽 | B.重农抑商传统的改变 |
C.爵位制度的创设 | D.封建君主专制的加强 |
下图所列内容为近代中国某历史事件的一些特征,据此推断该事件是
A.洋务运动 | B.太平天国运动 | C.义和团运动 | D.戊戌变法 |
罗马法规定,货款月息不得超过货款额的百分之一,超过此限额者应处以四倍于所得利息的罚款。这表明
A.私有财产不可侵犯 | B.债务人与债权人关系紧张 |
C.高利贷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 D.运用法律调节借贷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