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4为“中国部分灾害分布图”,回答 题。
注:图例中数字所代表的灾害类型
1—冻融、冰川为主 2—崩塌、滑坡、泥石流为主
3—沙漠化为主 4—黄土湿陷、水土流失为主 5—岩溶、塌陷为主
.关于图中灾害类型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灾害1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和东北北部地区 |
B.灾害2分布在青藏高原东部和北部边缘地区 |
C.灾害3分布在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 |
D.灾害4分布在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 |
.关于图中灾害成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自然因素是形成灾害1的主要原因 |
B.气候因素是形成灾害3的主要自然因素 |
C.地形崎岖是形成灾害5的主要原因 |
D.人类对植被的破坏是灾害4加剧的主要原因 |
读“太阳直射点回归变化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当太阳直射点位于B时
A.亚洲大部分地区处于冬半年 |
B.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 |
C.我国各地昼短夜长 |
D.晨昏线与经线重合 |
当太阳直射点位于C时
A.南极圈上出现极昼现象 | B.北极圈上出现极昼现象 |
C.南半球中高纬度昼长夜短 | D.全球各地昼夜平分 |
下列地理现象中,能说明地球自转的是( )
A.昼夜现象 | B.昼夜长短变化 |
C.四季变化 | D.太阳东升西落 |
制约人们起居作息的基本时间单位是
A.恒星日 | B.太阳日 | C.回归年 | D.恒星年 |
地球表面有适宜的温度,主要原因是
A.日地距离适中 | B.地球是颗行星 |
C.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 | D.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 |
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是
A.日冕 | B.极光 | C.太阳光 | D.黑子和耀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