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澳大利亚北部风向示意图6,图中西北季风出现的月份及主要成因是(  )

A.1月,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B.1月,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C.7月,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D.7月,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乡村集市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下图,a、b、c分别表示0~14岁、15~64岁、65岁及以上三种年龄段人数占总人口的比重。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在图中①、②、③、④四个国家中,老龄化问题最严重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图中②国0~14岁年龄段人数所占总人口比重大小及应采取的相应正确措施是

A.70%鼓励生育 B.60%计划生育
C.15%采取移民政策 D.30%鼓励人员出国

下图是某城市从市中心到远郊的土地利用空间结构示意图,据图完成下列各题。

该城市2000年与2007年地价变化反映了
①远郊地价升值幅度高于市中心
②地价整体有所上涨
③中心城区范围扩大
④城市规模扩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在2007年地价变化曲线上,近郊区地价出现了两个峰值,根据城市功能分区理论模型推测该区可能建设了
①蔬菜种植基地 ②高新技术开发区 ③大学城 ④美术馆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图示意某城市交通、工业区的分布。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城市传统工业区空间形态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 受地形影响 B. 运输方便
C. 考虑盛行风向 D. 接近居住区

2.该城市新工业区的区位优势在于接近(

A. 高速公路 B. 市中心 C. 运河 D. 机场

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2010年)数据显示,离开户口登记地在居住地居住半年以上的人口为26 139万人,比2000年增11700万人;东部沿海地区的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上升。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所给材料反映出的现象是(

A. 我国人口流动规模扩大 B. 我国中、西部地区人口数量减少
C. 我国人口空间分布趋于均匀 D. 我国沿海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升高

2.出现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中、西部发展政策的吸引 B. 人们的生育观念改变
C. 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D. 人均耕地减少

3.该现象会(

A. 提高我国环境人口容量 B. 提高我国城市化水平
C. 加重我国劳动力负担 D. 增加我国粮食需求量

能被植物光合作用利用的太阳辐射,称为光合有效辐射(PAR)。图示意1961~ 2007年我国年平均PAR强度的空间分布。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如仅考虑光合有效辐射,我国农业生产潜力最大的地区是(

A. 长江中下游平原 B. 四川盆地 C. 华北平原 D. 青藏高原

2.乙地PAR值高于甲地的主要原因是(

A. 纬度高 B. 植被少 C. 地势高 D. 云雨少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