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实施。物权法草案在充分听取全国人大代表、基层群众、专家学者、中央有关部门等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形成的。从一审到八审,《物权法》是全国人大立法史上审议次数最多的法律草案。《物权法》的制定全过程表明我国立法过程( )
①是一个充分发扬民主,在民主基础上集中的过程 ②反映了立法工作走群众路线,对人民负责 ③是一个充分发扬民主,全民直接立法的过程 ④体现了立法机关严格按照立法程序制定法律,维护立法的严肃性、准确性
| A.①②④ | B.①②③ |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中国一直坚定不移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下列符合这一立场的是
| A.在文化上,强调各国应相互借鉴,共同繁荣,不应排斥其他民族的文化 |
| B.强调维护联合国的权威,增强联合国应对新威胁、新挑战的能力 |
| C.不依附于任何大国,不同任何大国或国家集团结盟 |
| D.肯定各国人民选择的社会制度和制定的现行政策 |
我国内蒙古自治区建立以来,政治、经济、教育各项事业大发展,崛起了伊利、蒙牛等一大批著名企业,建立了一大批国家重点工程,农牧民文化教育水平提高,参政议政意识和能力提高,真正成为草原的主人。内蒙古自治区取得的成就表明
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选择
②只有让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享有高度自治权,才能调动少数民族人民的积极性,繁荣少数民族地区经济
③我国建立了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各民族已实现了事实上的平等
④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得到进一步贯彻和落实
|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毋因群疑而阻独见,毋任己意而废人言,毋私小惠而伤大体,毋借公论以快私情”告诉我们这样的哲理
| A.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
| B.要从联系着的实际出发,树立集体观念 |
| C.认识具有主观性 |
| D.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
2005年8月29日,国务院召开“全国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工作会议”,这是国务院第一次专门召开研究部署扶持22个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的工作会议,也是22个人口较少民族的代表首次齐聚北京参加国务院的会议。材料说明
| A.各民族都已经实现了事实上的平等 |
| B.民族平等的原则得到了贯彻落实 |
| C.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中国共产党党风建设的根本目标 |
| D.促进少数民族的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落到了实处 |
2005年10月15日,青藏铁路全线铺轨完工。在修建青藏铁路的过程中始终把维护沿线的生态环境放在首位,这说明
| A.规律的客观性集中表现为它的不可抗拒性 |
| B.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
| C.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发展方向 |
| D.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人的意识可以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