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校的生物活动课中,有一位同学设计了一个如图装置,用以进行无土栽培。若想培养成功,还需进一步的操作,不正确的是( )
| A.此装置应放置在有阳光的的地方以满足植物光合作用的需要 |
| B.在培养液中至少应提供14种矿质元素以满足植物营养的需要 |
| C.在培养液中通往无菌空气以满足植物根有氧呼吸对氧的需要 |
| D.培养液中加入大量镁元素以满足植物合成叶绿素的需要 |
DNA分子杂交技术可比较不同种生物DNA分子的差异。将来自不同种生物的两条DNA单链进行杂交,两种生物的DNA分子碱基序列越相似,形成的杂合双链区的部位就越多。某人用甲、乙、丙三种生物的DNA单链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图所示,根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游离的单链所对应的原物种DNA片段均不含遗传信息 |
| B.杂合双链区的存在表示两种生物携带的遗传密码相同 |
| C.甲与乙的亲缘关系比甲与丙的亲缘关系远 |
| D.甲与丙的亲缘关系比乙与丙的亲缘关系近 |
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后,是否可以稳定维持和表达其遗传特性,只有通过鉴定和检测才能知道。下列属于目的基因检测和鉴定的是()
①检测受体细胞是否有目的基因
②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mRNA
③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
④检测转基因生物是否表达遗传性状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 C.①②③④ | D.①②④ |
下列关于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基因枪法导入植物体细胞的方法比较经济有效 |
| B.显微注射技术是转基因动物中采用最多的方法 |
| C.大肠杆菌最常用的转化方法是感受态细胞法 |
| D.农杆菌转化法是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最常用的方法 |
表中有关基因操作的名词及对应的内容,正确的组合是()
基因工程中科学家常采用细菌、酵母菌等微生物作为受体细胞,原因是()
| A.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
| B.繁殖快、多为单细胞 |
| C.遗传物质含量少、简单 |
| D.性状稳定,变异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