奴隶三角贸易在19世纪中期以后逐渐停止,其根本原因是
| A.黑人奴隶长期反抗斗争 | B.工业革命使殖民活动内容发生变化 |
| C.西班牙葡萄牙与荷兰衰落 | D.启蒙运动使人权观念深入人心 |
1985年9月美国《时代》周刊杂志的封面是对毛泽东和邓小平两个不同时代的生活进行了对比,一面是游行的队伍高举着马克思的画像,农民在田地里插秧;另一面是忙碌的上班族、高楼大厦、汉堡包和照相机等。标题是:美国人正在“担心”中国“正在远离马克思”。这是因为他们错误地认为
| A.中国不再是农业大国 | B.中国人不再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 |
| C.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特有的东西 | D.高档消费使人们滋长资产阶级享乐思想 |
邓小平指出:“如果60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由此可见,“原子弹、氢弹、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
①打破了美苏的核垄断②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
③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成果④为维护国家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严复在《辟韩》一文中说:“秦以来之为君,正所谓大盗窃国者耳。国谁窃?转相窃之于民而己。”从当时的历史时期来看,严复的这一言论反映了
| A.严复接受了进化论的思想 | B.严复的中体西用观点 |
| C.维新派的民权意识 | D.维新派的君主立宪主张 |
下边是抗日战争期间大后方七省(川、滇、黔、陕、甘、湘、桂)开办工厂数量统计示意图(1937.7-1944)。从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后,大后方工业发展迅猛 |
| B.大后方七省开办工厂的速度逐年递增 |
| C.大后方和沿海工业比例发生很大变化 |
| D.大后方工厂开办的主要原因是抵制日本的经济侵略 |
1902年梁启超在《新民说》里谈到国家与政府的关系:“国家如一公司,朝廷则公司之事务所……朝廷由正式成立者,则朝廷为国家之代表,爱朝廷即所以爱国家也。朝廷不以正式而成立者,则朝廷为国家之蟊贼,正朝廷乃所以爱国家也。”这段话
| A.宣传了实业救国思想 | B.反映了社会契约精神 |
| C.抨击了民主革命言论 | D.提出了救亡图存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