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北京奥运火炬传递路线示意图(部分)",回答问题。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2008年北京奥运会将举行火炬传递活动,总行程137000千米,历时130天。其中,4月l日至5月3日,圣火将在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城市传递,唤起人类对和平、和谐和团结的珍惜,表达人类对友谊、关爱和尊重的渴望。
(1)奥运火炬从北京向西挺进的路线,是中华民族先辈曾经走过的、象征"中国与世界联系"的、具有历史意义的"之路"。
(2)火炬传递从亚洲出发,依次途经等大洲,最后回到亚洲。在火炬传递途中,位于太平洋东岸的城市是,位于西半球正值秋季的城市是,地处岛国的城市是(填写2个),位于半岛上的城市是(填写2个),唯一居于内陆国的城市是,地跨两大洲的城市是。
(3)在奥运火炬传递的路线中,从达累斯萨拉姆到马斯喀特沿途,出现的植被类型依次是、,与同纬度非洲大陆西部植被南北更替状况相比,在高原地区缺失了该纬度带应有的典型植被。
(4)2008年4月1日火炬传递活动开始之日,下列各组城市中,正午太阳高度从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
A. |
曼谷一马斯喀特一伦敦一堪培拉 |
B. |
堪培拉一曼谷一马斯喀特一伦敦 |
C. |
马斯喀特一曼谷一伦敦一堪培拉 |
D. |
曼谷一马斯喀特一堪培拉一伦敦 |
(5)2008年5月3日火炬返回我国时,下列各组城市中,自昼长度从长到短排列正确的是
A. |
达累斯萨拉姆一吉隆坡一首尔一平壤 |
B. |
圣彼得堡伊斯兰堡一孟买一雅加达 |
C. |
布宜诺斯艾利斯一曼谷一长野一伦敦 |
D. |
胡志明市旧金山阿拉木图巴黎 |
(6)当2008年8月8日晚8点北京奥运会开幕时,世界各地的华侨与我国留学生也将在当地观看实况转播,在上图所列城市中,居住在的华侨正沐浴着早晨的阳光,而学习、生活在的我国留学生恰逢正午的钟声敲响。
图是某海水表层等温线分布示意图。图中纵横直线表示经纬线,曲线表示海水等温线(单位:℃),箭头表示洋流流向。读图回答。
(1)判断图中洋流的性质是暖流还是寒流?
(2)判断图中海区是南、北哪个半球?
(3)图中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间隔为5o,经过B点的纬线的度数为20o,当“北京时间”为2006年9月7日8时,A点地方时是9月6日19时,判断A点的纬度为________度;经度为________度。
(4)假如该图所示洋流在太平洋某海区,该洋流的名称是________;该洋流对沿岸地区的气候有________的影响。
(5)除太平洋海区外,地球上具有此种分布模式的海区还有________海区。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 两洋流中,________为风海流,由________风吹拂形成;________对其沿岸荒漠环境的形成起了一定作用。
(2)图中上海到旧金山的两条航线①和②中,航速较快的是______,因为___________。
(3)A、B、C三海域中,盐度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是_____________。
(4)A、B、C三海域中,温度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是_____________。
(5)b洋流附近有世界著名的_____________渔场,其成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下图中表示旧金山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该气候的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A B CD
读2月大洋表面海水等温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代表的是下列渔场中的_______。(填字母)
A.北海道渔场 | B.秘鲁渔场 | C.北海渔场 | D.纽芬兰渔场 |
(2)图中A海区等温线比B海区等温线稠密,说明A海区海水的温度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与大洋西岸等温线相比,大洋东岸等温线在甲处海域向________(南、北)凸出,原因是甲处受______________(洋流名称)的影响;在乙处海域向________(南、北)凸出,原因是乙处受______________(洋流名称)的影响。
(4)试分析洋流对甲、乙两海区沿岸气候的影响。
读“世界洋流分布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D处附近海域为世界著名的________渔场,此处洋流按性质分属于_______。
(2)1月份卑尔根(挪威)的温度在2℃左右,而纬度较低的符拉迪沃斯托克在-8℃左右,造成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3)若C海区有一大型油轮发生石油泄漏,你认为洋流会给这次海上石油污染带来什么影响?
(4)若有人想利用盛行风和洋流的有利条件,乘帆船远航,从A城到B城,又返回到A城,指出从A到B再 到A依次利用的盛行风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顺次利用的洋流名称是:日本暖流、________、加利福尼亚寒流、________、日本暖流。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表示我国2012年有连续监测的地,下水水质监测统计数据。
分析2012年我国地下水水质的特点,并提出改善地下水水质的合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