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北京奥运火炬传递路线示意图(部分)",回答问题。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2008年北京奥运会将举行火炬传递活动,总行程137000千米,历时130天。其中,4月l日至5月3日,圣火将在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城市传递,唤起人类对和平、和谐和团结的珍惜,表达人类对友谊、关爱和尊重的渴望。
(1)奥运火炬从北京向西挺进的路线,是中华民族先辈曾经走过的、象征"中国与世界联系"的、具有历史意义的"之路"。
(2)火炬传递从亚洲出发,依次途经等大洲,最后回到亚洲。在火炬传递途中,位于太平洋东岸的城市是,位于西半球正值秋季的城市是,地处岛国的城市是(填写2个),位于半岛上的城市是(填写2个),唯一居于内陆国的城市是,地跨两大洲的城市是。
(3)在奥运火炬传递的路线中,从达累斯萨拉姆到马斯喀特沿途,出现的植被类型依次是、,与同纬度非洲大陆西部植被南北更替状况相比,在高原地区缺失了该纬度带应有的典型植被。
(4)2008年4月1日火炬传递活动开始之日,下列各组城市中,正午太阳高度从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
A. |
曼谷一马斯喀特一伦敦一堪培拉 |
B. |
堪培拉一曼谷一马斯喀特一伦敦 |
C. |
马斯喀特一曼谷一伦敦一堪培拉 |
D. |
曼谷一马斯喀特一堪培拉一伦敦 |
(5)2008年5月3日火炬返回我国时,下列各组城市中,自昼长度从长到短排列正确的是
A. |
达累斯萨拉姆一吉隆坡一首尔一平壤 |
B. |
圣彼得堡伊斯兰堡一孟买一雅加达 |
C. |
布宜诺斯艾利斯一曼谷一长野一伦敦 |
D. |
胡志明市旧金山阿拉木图巴黎 |
(6)当2008年8月8日晚8点北京奥运会开幕时,世界各地的华侨与我国留学生也将在当地观看实况转播,在上图所列城市中,居住在的华侨正沐浴着早晨的阳光,而学习、生活在的我国留学生恰逢正午的钟声敲响。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找出图乙中A、B、C、D四幅气候图中能正确反映圣地亚哥和蒙得维的亚两地气候特点的图,比较两地气候的异同并分析成因。
(2)图甲中②地所在国家重工业主要分布在哪个地区?该地区有哪些区位优势?
(3)②地所在国家有世界最大的河流,近年来该国对流域的农业人口进行了适当外迁,是为了保护该地的一种自然资源,这种自然资源的破坏会对世界自然环境造成哪些影响?
读2月某大洋表层海水等温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图中A海域等温线为什么比B海域等温线稠密?
(2)为什么甲、乙两海域等温线凸向不同的方向?
(3)简述丙地区此时的气候特点及成因。
阅读下面图文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太平洋中两区域示意图。
材料二:气候变化在2007年成为众多国际重要会议的主题词,温室气体减排因涉及各国发展利益,在12月3—14日的印度巴厘岛“世界气候变化大会”谈判中成为争论的焦点。
(1)甲、乙两图比较,比例尺较大的是________图。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
(2)简述A国冬夏季降水的空间分布差异并分析其原因。
(3)说出B国阴影区域的气候类型及成因。
(4)当A国盛行西北风时,B国北部盛行什么风,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5)全球变暖对上述两国会产生什么影响?遏制全球变暖应采取什么措施?
(6)A国内矿产资源缺乏,但有丰富的水力资源,请具体分析A国内水力资源丰富的原因
下图为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图的左侧是某季节影响气候形成的气压带、风带位置示意图;图2为四地的气候资料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1
(1)关于气候类型,对应正确的是()
A.①----甲 | B.④----乙 | C.⑥----丁 | D.⑦-----丙 |
(2)图1中A气压带的名称是________,它为________因素形成的气压带;根据图中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可以判断出图示地区的季节是________季。
(3)图1中,气候类型③的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气候类型④地区的植被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气候类型⑤分布的一般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
(4)气候类型⑥⑦的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图中拥有相同自然带的气候类型为________和________。(填代码)
下图a、b、c为等值线,若数值a>b>c,回答:
(1)设该图示为等温线图,则:
①该地位于________(南/北)半球,若该处是陆地,此图反映的时间为________(1/7)月。
②若该图等温线弯曲是由洋流影响,则该洋流按性质分类属于________
(2)设该图示为等高线图,则:
①该地形是________。
②下面所示的剖面图中属CD剖面图的是________(甲/乙/丙/丁)
③B处气压比D处________
(3)设该图示为等压线图,则:
①该处是________(高压脊/低压槽)。
②该系统中心地区的天气状况________。
(4)设该图示为等压面图,且该处在近地面,则该处地面温度比周边温度________,垂直气流流向为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