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材料一 随着地球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发;全球气候变暖、飓风频频登陆……。人类既是受害者,又是肇事者。
材料二 “多难兴邦”。无论是冰雪灾害,还是汶川地震,每一次灾难,都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一次洗礼,是对民族力量的一次凝聚。面对灾难,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舍小家顾大家,使中华民族精神得到进一步升华。
结合材料,从文化角度说明中华民族精神在抗震救灾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科目 政治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08年3月22日,第16届“世界水日”的主题是:水与发展。我国根据本国国情,把这一主题具体化,提出“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活动主题。运用所学哲学知识说明当前我国应怎样合理利用水资源。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

材料一2010年1月28日,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第40届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上发表特别致辞时说,国际金融危机没有改变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和长期向好的趋势。我们将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根本性转变,加大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立足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依靠技术创新和节能减排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着力创新发展模式。
材料二李克强指出,中国过去几十年能够聚精会神搞建设,是在总体和平的环境下实现的,今后更需要维护一个和平的环境,才能一心一意谋发展。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中国将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不渝地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同世界各国一道,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1)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相关知识,简要分析国际金融危机没有改变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和长期向好的趋势的原因。
(2)加大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经济发展体现了哪些辩证法道理?
(3)结合材料,说明和平与发展的相互关系。

某校高二(1)班的同学在以"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变革"为课题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中,结合当前社会现实,展开讨论。请你参与其中,并回答有关问题。
曹参任汉相三年,遵照萧何制定好的法规治理国家,主张清静无为不扰民,使汉初社会凋敝残破的局面得以改观。史称"萧规曹随"。
此后的"文景之治"又相继实行修养生息政策,使国力日益增强。汉武帝凭借丰富的物质积累和稳固的统治基础,开疆拓土,实施改革,实现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成就了西汉盛世。
甲同学:"萧规曹随"反映曹参推崇的是"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他以"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他以"无为而治"的治国理念,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所以,我国政府也应"无为而治"。
(1)请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谈谈我们应该如何集成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
(2)请从我国政府的基本职能和作用的角度,对"我国政府也应'无为而治'"的观点加以评析。
  乙同学:今非昔比,我们不能-味地"萧规曹随",应根据形式变化适时作出反应。当前我国已拥有强有力的物质基础、良好的体制和稳健的市场潜力,具备了应对各种变化的实力。就应对金融危机而言,目前我国采取了有别于应对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时的措施,请看我收集整理的措施对照表(见下表)。

blob.png

(3)请根据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的要求,分析我国当前采取有别于应对亚洲金融危机措施的理由。

思想政治—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
  近年来,为全面提升环境质量,山东省颁布实施了《山东省地方环境标准》、《山东省南水北调工程沿线区域水污染防治条例》等一系列地方性法规,规范了涉及环境安全的各种行为;同时,在全省广泛开展环境道德的宣传教育,提高了人们遵守环境道德规范的自觉性。
  (1)结合材料,概括说明山东省“全面提升环境质量”的做法给我们什么启示。
  (2)作为公民,你认为怎样才能承担起保护环境的责任?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