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随着地球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发;全球气候变暖、飓风频频登陆……。人类既是受害者,又是肇事者。
材料二 “多难兴邦”。无论是冰雪灾害,还是汶川地震,每一次灾难,都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一次洗礼,是对民族力量的一次凝聚。面对灾难,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舍小家顾大家,使中华民族精神得到进一步升华。
结合材料,从文化角度说明中华民族精神在抗震救灾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各级政府要“弘扬求真务实精神,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作决策,都要符合中国现阶段的国情……要坚持办实事,求实效,珍惜民力,不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必须坚持察实情讲真话,不虚报浮夸,必须坚持统筹兼顾,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不急功近利。各项工作都要经得起实践,群众和历史的考验。”
温家宝总理的讲话是如何体现辩证唯物论的道理的?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解读国学经典论语,立足于“唯用”的角度,通过解读经典文学给现代人以宇宙观、人生观、处世之道、人格修养等方面的启迪,受到了国内大众的欢迎。
辨析:大众喜爱的文化就是我们所要倡导的文化。
2009年3月5日,来自全国各地的2949名人大代表,步入雄伟的人民大会堂。至此,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已在风雨中走过了55个春秋。
请运用《国家与国际组织常识》知识回答:
(1)图片“众志成城”是如何表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强大生命力的?
(2)比较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与西方议会制的异同,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材料:我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程走过了难忘的日日夜夜:
时间 |
举措 |
2006年9月26日 |
医改部际协调工作小组在网上开通“我为医改建言献策”栏目,并通过热线电话,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 |
2007年3月23日 |
工作小组委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北京大学等机构开展“医改总体思路和框架设计”的独立研究。 |
2008年4月11日 |
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医改工作座谈会,听取医务工作者、药品生产和流通企业负责人、教师、城乡居民等群众代表的意见和建议。 |
2008年10月14日 |
新医改(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布,问计于民。 |
2009年2月5日 |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医改文件。 |
注:2009年4月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正式公布。《意见》要求“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
(1)请指出上述材料所体现的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
(2)除(1)答案外,你认为上述材料(含注)还体现了《政治生活》中的哪些道理?
2009年江苏高考作文题“品味时尚”,引来多方讨论。围绕“文化”,有同学认为:“讲时尚,就不能谈传统。”
(1)请用《文化生活》知识点评该同学的观点。
(2)通过学习,你认为现实的文化生活中哪些是中学生应该追求的“时尚”?(至少答出三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