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生态学家分别对一片玉米田、一片荒地和一个湖泊在单位时间内的光合作用生产效率进行了测定,测出数据如下表所示。[单位:J/(cm2.a)]

 
玉米田
荒地
湖泊
入射太阳能
2043
471
118872
制造的全部有机物
25.3
4.95
111.3
呼吸
7.7
0.88
23.4

根据表中数据,对这三种生态系统进行比较:
(1)两个陆地生态系统中,太阳能的利用率最高的生态系统是______       ___,原因是______      ____;假如两个陆地生态系统的绿色植物固定了相等的太阳能,能量传递效率较高的生态系统是              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3三种生态系统中,湖泊生态系对太阳能利用率最低的根本原因是                          
(3)这位生态学家研究时,得到了玉米地的能量流动情况的如下数据:
①这块玉米地共收割玉米约10000株,质量为6000kg,其中共含碳2675kg
②这些玉米在整个生长过程中通过呼吸消耗的葡萄糖约2045kg
③1kg葡萄糖储存1.6×107KJ能量
④整个生长季节,入射到这块玉米田的太阳能总量为8.5×1012KJ
试计算:这些玉米在整个生长季节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是___________,呼吸消耗的能量占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的比例是____________;这块玉米田的太阳能利用率是_____________。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表示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之间的关系。请据图回答。

(1)图中A是,⑦表示的结构名称是
(2)若图中的激素是甲状腺激素,当含量增多时,图中的(填序号)将减少,这是一种 机制。
(3)人体神经系统中最高级的部位是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

下图是内环境及其稳态的概念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1)完成方框中的数字表示的内容
          
          
          
          
          
          
(2)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必须通过
(3)是人体正常进行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4)体温、血浆PH和渗透压稳态的调节方式是。若病原体入人体,则必须直接通过以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敲除是应用DNA重组原理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技术。通常意义上的基因敲除主要是应用DNA重组原理,用设计好的DNA片段替代动物细胞内的基因片段,从而达到基因敲除的目的。运用基因重组进行基因敲除是构建基因敲除动物模型中最普遍的使用方法,其基本原理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把与靶基因序列同源的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前,应选择一个合适的运载体与之结合,形成的DNA分子称为______,在这个过程中所需的工具酶有______和____。
(2)如果要获得一只含目的基因的小鼠,则选择的受体细胞应该是_____________。
(3)上述途径获得的动物,其后代是否都含目的基因。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以质粒为运载体,用同一种限制酶切割质粒和目的基因,在切割后的运载体与目的基因连接时,连接方式有________种。
(5)上述过程实现的重组类似于减数分裂中_________时期的______________现象。

质粒是基因工程中最常用的运载体,质粒上有标记基因,如图所示,通过标记基因可推知外源基因插入的位置,插入位置不同,细菌在培养基上的生长情况也不同。下图表示外源基因的插入位置(插入点有a、b、c)。

Ⅰ.(1)质粒的基本组成单位是___________。
(2)将细菌放在含有四环素、氨苄青霉素中培养,属于基因工程操作中的_________步骤。
(3)在插入外源基因过程中用到的工具酶有__________。
Ⅱ.设计实验探究外源基因插入的位置。
(1)步骤:
①将导入外源基因的细菌进行培养产生大量细菌。
②分组:将细菌平均分成两组并标号为1,2。
③培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观察并记录结果。
(2)预测实验结果及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化学农药的产量和品种逐年增加。但害虫的抗药性也在不断增强,对农作物危害仍然严重,如近年来,棉铃虫在我国大面积爆发成灾,造成经济损失每年达100亿元以上。针对这一情况,科学家开展了“转基因抗虫棉”的科技攻关研究,成功地将抗虫基因导入棉花细胞中,得到的棉花新品种对棉铃虫的毒杀效果高达80%以上。
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转基因抗虫棉”抗害虫的遗传信息传递过程可以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项科技成果在环境保护上的重要作用是________。
(3)科学家们预言,此种“转基因抗虫棉”在独立种植若干代以后,也将出现不抗虫的植株,此现象来源于_________。
(4)来自细菌的抗虫基因能连接到棉花细胞中的DNA分子上,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5)细菌的抗虫基因能在棉花细胞内成功的表达,使棉花产生新性状。这种变异的原理属于______。这种成功的表达也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