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日本侵略者用活人做靶子,练习刺刀   

材料二 据报载,日本“新的历史教科书编撰会”(下称“编撰会”)编写的2002年度初中历史教科书中,在记述“日中战争”的部分,编撰者故意不提南京大屠杀事件,而在“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判”部分却这样写道:“东京审判法庭认定日本军队1937年在攻陷南京的战争斗中杀害了20万以上的中国民众。可是据当时的资料,那时南京人口只有20万,而且在日本军队攻陷南京城1个月后增加到了25万。此外,这一事件还有很多疑问,至今仍存在争论。因为在战争当中即便是不管什么人都杀,也不属于大屠杀。”
──新华社东京3月1日电讯稿
材料三 2001年至2006年,日本首相小泉曾六次参拜的东京靖国神社。靖国神社里供奉着东条英机等14名二战甲级战犯和约2000名乙、丙级战犯的牌位。
──中新网
材料四

材料五 争取抗战胜利的中心关键,在使已经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抗战。只有这种全面的全民族抗战,才能使抗战得到最后的胜利。
——《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
材料六 帝国所以向美英两国宣战,实亦为……东亚之安定而出此。……自交战以来,……战局并未好转,世界大势亦不利于我。加之敌方最近使用残酷之炸弹,频杀无辜,惨害所及,真未可逆料。……此朕所以饬令帝国政府接受联合公告者也。
             ——《日本天皇停战诏书》
材料七  我们中国人民,半个世纪以来受尽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欺凌……现在这个万恶的敌人,已被中、苏、美、英的联合力量所打倒了。……这的确是我中华民族百年来未有的大事,值得全国同胞的热烈庆祝。
——1945年9月5日《解放日报》社论《庆祝抗战最后胜利》
请回答:
(1)假如你要结合材料一、二、三和所了解的知识,写一篇对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的纪念性文章,文章应包含哪些方面内容?
(2)结合所学知识,试从政治、军事两个方面论证材料五的观点。
(3)依据材料四、五、六,分析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
(4)抗日战争的胜利是“我中华民族百年来未有的大事”。结合材料七和所学知识,分析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抗日战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只有邸报的年代,怀疑官方记载的人们只能如鲁迅先生所说,到野史杂说中探求真相。而晚清近代化报刊的出现改变了这一传统格局。”材料认为近代报刊()

A.取代政府成为社会的评判法官
B.迎合民众多方了解信息的需求
C.剥去了朝廷官方活动的神秘感
D.实际是社会上野史杂说的汇编

十一届三中全会强调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从根本上看这是( )

A.由中国共产党的政党性质决定的
B.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C.由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决定的
D.邓小平理论指导的结果

1957-1966年是我国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时期,其历史阶段特征是( )

A.正确与失误、成就与挫折错综交织
B.社会主义经济持续和稳定发展
C.遭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
D.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下列企业中,不属于洋务派创办的军事企业的是()
①江南制造总局②继昌隆缫丝厂③轮船招商局④福州船政局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史书记载:“苏南虽近洋场,本属首当其冲之地,但直到光绪年间,时人记叙还提到纺织与耕种相济以谋营生的事实。”这反映了当时的中国( )

A.纺织品产量高、品种多
B.小农经济已完全破产
C.商品经济陷入困境
D.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