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下列事实,回答有关问题。
事实一:在正常人的血浆中,NaHCO3的含量约为H2CO3含量的20倍。当血浆中的NaHCO3含量减少时,会形成酸中毒,当血浆中H2CO3含量减少时,则形成碱中毒。
事实二:在初生蝌蚪或幼小植物体内,当自由水的比例减小时,机体代谢强度降低;当自由水的比例增大时,机体代谢强度活跃。
事实三:Mg2+是叶绿素分子必需的成分;Fe2+是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碳酸钙是动物和人体的骨骼和牙齿中的重要成分。
事实四:
人体组织器官的含水量
组织器官 |
牙齿 |
骨骼 |
骨骼肌 |
心脏 |
血液 |
脑 |
含水量(%) |
10 |
22 |
76 |
79 |
83 |
84 |
(1)事实一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对事实二中现象的全面解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事实三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过事实四中的表格可得出的结论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研究者选取南瓜幼苗进行了无土栽培实验,右图为该幼苗的光合速率、呼吸速率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图,请分析回答相关问题。
(1)A点时叶肉细胞中O2的移动方向是 。研究者用含18O的葡萄糖追踪根细胞有氧呼吸中的氧原子,其转移途径是 。
(2)据图分析,光合酶对温度的敏感度比呼吸酶对温度的敏感度 (高或低),温室栽培该植物,为获得最大经济效益,应控制的最低温度为 ℃。
(3)限制AB段CO2吸收速率的主要因素是 ,图中 点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是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的两倍。
(4)研究者分别用12%的氧气和22%的氧气对两组幼苗的根系进行持续供氧。一段时间后,测得用12%的氧气处理植株的干重显著低于另一组,原因是 。
果蝇的黑身、灰身由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
(1)实验一:黑身雌蝇甲与灰身雄蝇乙杂交,F1全为灰身,F1随机交配,F2雌雄果蝇表型比均为灰身:黑身=3:1。果蝇体色性状中,__为显性。F1的后代重新出现黑身的现象叫做____;F2的灰身果蝇中,杂合子占__。
(2)另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R、r)会影响黑身果蝇的体色深度。
实验二:黑身雌蝇丙(基因型同甲)与灰身雄蝇丁杂交,F1全为灰身,F1随机交配,F2表型比为:雌蝇中灰身:黑身=3:1;雄蝇中灰身:黑身:深黑身=6:1:1。R、r基因位于___染色体上,雄蝇丁的基因型为___。
(10 分)植物叶肉细胞光合作用的碳反应、 蔗糖与淀粉合成代谢途径如图所示。 图中叶绿体内膜上的磷酸转运器转运出 1 分子三碳糖磷酸的同时转运进 1 分子 Pi (无机磷酸)。
请回答:
(1)磷是叶绿体内核酸和 ________的组分。
(2)若蔗糖合成或输出受阻, 则进入叶绿体的 _________ 数量减少,使三碳糖磷酸大量积累于________中,也导致了光反应中合成 __________数量下降,卡尔文循环减速。
(3)影响卡尔文循环的外界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两点)
[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利用转基因奶牛乳腺生物发生器生产人的生长激素,需要构建一种能高水平表达的表达载体,选择合适的基因启动子至关重要。由于无法由基因表达产物推知启动子的碱基序列,运用PCR技术单独克隆启动子存在困难。科研人员经过长期研究,终于发明了下图所示的一种克隆启动子的方法。请分析回答:
(1)培育转基因奶牛时,需要在生长激素编码序列前插入 的启动子。运用 将外源基因转入动物细胞。
(2)过程③需要使用的工具酶是 ,过程④中可以根据基因编码序列两端的部分碱基序列设计引物进行扩增.
(3)研究发现将真核生物的蛋白质基因导入了大肠杆菌菌株中,能转录形成正常mRNA,但其所控制合成的蛋白质却并不具有生物活性,最可能的原因是 。
(4)由基因表达产物无法推知启动子碱基序列,其原因是 。
(10 分)某自花且闭花授粉植物, 抗病性和茎的高度是独立遗传的性状。 抗病和感病由基因 R 和 r 控制, 抗病为显性; 茎的高度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D 、 d , E 、 e)控制, 同时含有 D 和 E 表现为矮茎, 只含有 D 或 E 表现为中茎, 其他表现为高茎。 现有感病矮茎和抗病高茎两品种的纯合种子, 欲培育纯合的抗病矮茎品种。。
请回答:
(1)自然状态下该植物一般都是 _______ 合子。
(2)若采用诱变育种, 在γ 射线处理时, 需要处理大量种子, 其原因是基因突变具有 ______ 和有害性这三个特点。
(3)若采用杂交育种, 可通过将上述两个亲本杂交, 在 F 2 等分离世代中 _____ 抗病矮茎个体, 再经连续自交等筛选手段, 最后得到稳定遗传的抗病矮茎品种。 据此推测, 一般情况下, 控制性状的基因数越多, 其育种过程所需的 _________ 。 若只考虑茎的高度, 亲本杂交所得的 F1在自然状态下繁殖, 则理论上, F2 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_______ 。
(4)若采用单倍体育种, 该过程涉及的原理有 ________ ,最后选育的品种所占比例为 ________。
(5)若此植物群体能随机交配,每种基因型的成活率相同,其后代有9900株抗病和100株感病,则后代中Rr的基因型频率为___。但实际上,在天然环境中,感病的比例会___,这是______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