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低温条件下,将叶片置于研钵中,加入某种溶液研磨后,将细胞碎片和细胞器用离心法进行分离,第一次分离成沉淀P1(含细胞核和细胞壁碎片)和上层液体S1;随后又将S1分离成沉淀P2(含叶绿体)和上层液体S2;第三次离心将S2分离成沉淀P3(含线粒体)和上层液体S3;最后一次将S3分离成沉淀P4(含核糖体)和上层液体S4。
请根据下列问题填入相应的符号(S1~S4和P1~P4)。
(1)含DNA最多的部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存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部分。
(3)与呼吸作用有关的酶存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部分。
(4)蛋白质含量最多的部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合成蛋白质的细胞器存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鸭蛋蛋壳的颜色主要有青色和白色两种。金定鸭产青色蛋,康贝尔鸭产白色蛋。为研究蛋壳颜色的遗传规律,研究者利用这两个鸭群做了五组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杂交组合 |
第1组 |
第2组 |
第3组 |
第4组 |
第5组 |
|
康贝尔鸭♀×金定鸭♂ |
金定鸭♀×康贝尔鸭♂ |
第1组的F1自交 |
第2组的F1自交 |
第2组的F1♀×康贝尔鸭♂ |
||
后代所产蛋(颜色及数目) |
青色(枚) |
26178 |
7628 |
2940 |
2730 |
1754 |
白色(枚) |
109 |
58 |
1050 |
918 |
1648 |
请回答问题:
(1)根据第1、2、3、4组的实验结果可判断鸭蛋壳的色是显性性状。
(2)第3、4组的后代均表现出现象,比例都接近。
(3)第5组实验结果显示后代产青色蛋的概率接近,该杂交称为,用于检验。
(4)第1、2组的少数后代产白色蛋,说明双亲中的鸭群混有杂合子。
(5)运用方法对上述遗传现象进行分析,可判断鸭蛋壳颜色的遗传符合孟德尔的定律。
大豆是两性花植物。下面是大豆某些性状的遗传实验:
(1)大豆子叶颜色(
表现深绿;
表现浅绿;
呈黄色,幼苗阶段死亡)和花叶病的抗性(由
基因控制)遗传的实验结果如下表:
组合 |
母本 |
父本 |
F1的表现型及植株数 |
一 |
子叶深绿不抗病 |
子叶浅绿抗病 |
子叶深绿抗病220株;子叶浅绿抗病217株 |
二 |
子叶深绿不抗病 |
子叶浅绿抗病 |
子叶深绿抗病110株;子叶深绿不抗病109株; 子叶浅绿抗病108株;子叶浅绿不抗病113株 |
①组合一中父本的基因型是,组合二中父本的基因型是
②用表中
的子叶浅绿抗病植株自交,在
的成熟植株中,表现型的种类有,其比例为。
③用子叶深绿与子叶浅绿植株杂交得
,
随机交配得到的
成熟群体中,
基因的基因频率为。
④将表中
的子叶浅绿抗病植株的花粉培养成单倍体植株,再将这些植株的叶肉细胞制成不同的原生质体。如要得到子叶深绿抗病植株,需要用基因型的原生质体进行融合。
⑤请选用表中植物材料设计一个杂交育种方案,要求在最短的时间内选育出纯合的子叶深绿抗病大豆材料。
(2)有人试图利用细菌的抗病毒基因对不抗病大豆进行遗传改良,以获得抗病大豆品种。
①构建含外源抗病毒基因的重组
分子时,使用的酶有。
②判断转基因大豆遗传改良成功的标准是,具体的检测方法。
(3)有人发现了一种受细胞质基因控制的大豆芽黄突变体(其幼苗叶片明显黄化,长大后与正常绿色植株无差异)。请你以该芽黄突变体和正常绿色植株为材料,用杂交实验的方法,验证芽黄性状属于细胞质遗传。(要求:用遗传图解表示)
某种野生植物有紫花和白花两种表现型,已知紫花形成的生物化学途径是:
和
是分别位于两对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
为显性。基因型不同的两白花植株杂交,
紫花∶白花=1:1。若将
紫花植株自交,所得
植株中紫花:白花=9:7
请回答:
(1)从紫花形成的途径可知,紫花性状是由对基因控制。
(2)根据
紫花植株自交的结果,可以推测
紫花植株的基因型是,其自交所得
中,白花植株纯合体的基因型是。
(3)推测两亲本白花植株的杂交组合(基因型)是或;用遗传图解表示两亲本白花植株杂交的过程(只要求写一组)。
(4)紫花形成的生物化学途径中,若中间产物是红色(形成红花),那么基因型为
的植株自交,子一代植株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5)紫花中的紫色物质是一种天然的优质色素,但由于B基因表达的酶较少,紫色物质含量较低。设想通过基因工程技术,采用重组的
质粒转移一段
进入细胞并且整合到染色体上,以促进
基因在花瓣细胞中的表达,提高紫色物质含量。右图是一个已插入外源
片段的重组
质粒载体结构模式图,请填出标号所示结构的名称:
①②③
某种牧草体内形成氰的途径为:前体物质→产氰糖苷→氰 。基因
控制前体物质生成产氰糖苷,基因
控制产氰糖苷生成氰。表现型与基因型之间的对应关系如下表:
表现型 |
有氰 |
有产氰糖苷、无氰 |
无产氰苷、无氰 |
基因型 |
A_B_(A和B同时存在) |
A_bb(A存在,B不存在) |
aaB_或aabb(A不存在) |
(1)在有氰牧草(
)后代中出现的突变那个体(
)因缺乏相应的酶而表现无氰性状,如果基因
与
的转录产物之间只有一个密码子的碱基序列不同,则翻译至
的该点时发生的变化可能是:编码的氨基酸,或者是。
(2)与氰形成有关的二对基因自由组合。若两个无氰的亲本杂交,
均表现为氰,则
与基因型为
的个体杂交,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3)高茎与矮茎分别由基因
控制。亲本甲(
)和亲本乙(
)杂交,
均表现为氰、高茎。假设三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则
中能稳定遗传的无氰、高茎个体占。
(4)以有氰、高茎与无氰、矮茎两个能稳定遗传的牧草为亲本,通过杂交育种,可能无法获得既无氰也无产氰糖苷的高茎牧草。请以遗传图解简要说明。
某二倍体植物的抗逆特性由4个基因A、a1、a2、a3控制,且它们的抗逆作用A>a1>a2>a3,请据所学遗传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⑴基因A、a1、a2、a3的根本来源是____________________,该现象说明变异具有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遗传时A与a1、a2、a3之间遵循_____________定律。
⑵为探究基因之间的显、隐性关系,某实验小组将两纯合子a1a1、a2a2杂交,子二代共有__________种基因型。若表现型有_______种,则表明这两个基因之间有明显的显隐性关系,若表现型有_____种,则表明这两个基因之间无明显的显隐性关系。
⑶经实验验证,A有显性作用,a1、a2、a3之间没有明显的显隐性关系,且基因的作用有累加效应(如个体a1a2的抗逆性由两个基因作用的累加共同决定),则该植物共有________种抗逆类型。
⑷研究得知该植物的抗逆性和细胞内的水杨酸、多胺、脱落酸等物质有关,请据所学知识推测基因控制该植物抗逆性的机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