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变化中,可在叶绿体基质中完成的是( )
①H2O[H]+O2②ATP
ADP+Pi+能量③C3
C6H12O6+C5+H2O
④CO2+C5C3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相比较,减数分裂特有的是()
A.着丝点的分裂 | B.染色体的缩短变粗 |
C.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 D.染色体的复制 |
下图表示基因型为YyRr的二倍体生物某器官细胞核中DNA含量的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D时期细胞中发生了着丝点分裂。 |
B.在L时期基因组成可能为YYRR、YYrr、yyRR、yyrr |
C.在F时期发生了染色体数目的加倍 |
D.在I时期DNA与染色体之比为2∶1 |
某紫花植株自交,子代表现为紫花植株∶白花植株=9∶7,则正确的是 ( )
A.该性状可以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 |
B.子代紫花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占1/16 |
C.子代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有3种 |
D.亲代紫花植株测交后代紫花∶白花为1∶1 |
某动物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形成了5个四分体,则其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次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DNA分子数依次为( )
A.5、10、5 | B.5、0、5 |
C.10、20、20 | D.10、0、10 |
下图中的甲、乙、丙是来自某哺乳动物同一个体3个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示意图,图是该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DNA的含量变化。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丙图中,DNA分子︰染色体︰染色单体=1︰1︰2 |
B.图中的BC段可对应于丙,CD段发生着丝点分裂 |
C.甲是次级精母细胞或极体,丙是初级精母细胞 |
D.丙图的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乙图的子细胞中有2对同源染色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