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9月28日,在纪念孔子诞辰2560年祭奠大会上,著名书画家范曾先生做了“己丑年祭孔子文”——高山仰止:其中写道:“……唯和衷而共济,讲信而修睦。此足称万国邦交之极则,亦各族和谐之宏观。……”体现了孔子所说的“君子和而不同”,含义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新中国建立初期成功运用这一思想的外交政策或事件是 
① 与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建交②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③ 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 ④ 邀请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缓和
| A.①②③ | B.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有学者列表对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进行成本分析。通过表格分析可知
| 面临的问题 |
解决办法 |
成本 |
| 缺少铁矿砂 |
从120公里外的湖北大冶运输 |
60两白银(每吨) |
| 缺少焦煤 |
从河北开平运输或从国外进口 |
16两白银(每吨) |
| 厂址位于大别山麓的低洼潮湿地带 |
填土、垫高地基建厂 |
30万两白银 |
A.近代工业刺激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B.近代工业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扩张
C.近代工业创办克服了诸多困难
D.洋务派官僚草率决策影响企业效益
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收集的素材主要有:“从工场到工厂”、“火烧圆明园”、“洋务运动”、“逐渐缩小的世界”等。其研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 A.晚清政府的自救 | B.东西方的隔绝与冲突 |
| C.工厂制度成为普遍的生产组织形式 | D.工业文明下的世界 |
下列表格中的言论客观反映了当时不同政治派别的思想倾向,其共同诉求是
| 1865年 |
李鸿章说:“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 |
| 1894年 |
郑观应说:“西人以商为战,欲制两人以自强,莫如振兴商务。” |
| 1903年 |
章太炎说:“公理之未明,即以革命明之;旧俗之俱在,即以革命去之。” |
| 1913年 |
梁启超说:“共和政治,非国民继续的觉悟努力,万万不会维持。” |
A.推动中国近代化 B.实行民主政治
C.实现中国工业化 D.启蒙与救亡并重
受西方民主思想的影响,19世纪60年代后一些有识之士,主张“断发易服”“废止缠足”,并改革传统的婚姻制度。最先提出这些主张的是
| A.资产阶级维新派 |
| B.资产阶级革命派 |
| C.具有民主思想的知识分子 |
| D.走上社会主义革命道路的新青年 |
《二十世纪中国的崛起》指出:“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第一,这个民族面对着或者经历了以往没有遇到过的严重危机,甚至整个民族被逼到生死存亡的关头,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第二,还要这个民族能看到出路,燃烧起新的希望,深信只要奋起救亡,能勇于变革,就可以改变目前的艰难处境。”下列能够反映20世纪中国“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和“奋起救亡,勇于变革”的史实是
| A.《马关条约》和公车上书 | B.瓜分狂潮和义和团运动 |
| C.《辛丑条约》和戊戌变法 | D.《辛丑条约》和辛亥革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