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由个人撰写的四大农书中,其中三部出自山东,即西汉末年氾胜之(今山东曹县人)的《氾胜之书》、南北朝时贾思勰(今山东寿光人)的《齐民要术》、元代王祯(今山东东平人)的《农书》,加上明代上海人徐光启撰写的《农政全书》,合称中国历史上的四大农书。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 )
A.山东在我国古代曾是农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
B.山东发达的文化影响 |
C.山东地方官员重视农业 |
D.山东在古代始终是中国的经济重心 |
下列说法不符合官营手工业特点的是
A.分工细致,严格管理,技术先进,推动了我国古代手工业技艺的提高 |
B.缺乏市场竞争,对工匠强制劳动,易造成产品质量低、效益差 |
C.由于商品经济和私营手工业的发展,对工匠的调用由征役制改为募役制 |
D.官营手工业一直占据着我国古代手工业的主导地位 |
考古学家在河西走廊一带发掘出大量的陶瓷文物,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丝绸之路开通后,阿拉伯人便将中国的瓷器传入中亚乃至欧洲 |
B.至迟从唐代起陶瓷开始大量出口,并成为中华民族的新象征 |
C.经考古学家鉴定,这些瓷器大都是宋代的产品 |
D.魏晋南北朝时期,白瓷技术进入成熟阶段 |
中国的陶瓷制作技术不断进步,以下我国陶瓷品种出现的先后顺序应该是
①珐琅彩②五彩瓷③青花瓷④白瓷⑤青瓷
A.①②③④⑤ | B.⑤④③②① |
C.⑤③④①② | D.⑤②③④①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提花机的使用全面革新了内地落后的棉纺织技术 |
B.明朝中期松江地区开始成为全国的棉纺织中心 |
C.北宋时煤的需求量猛增 |
D.明清时期,上海、苏州、杭州成为三大丝织业中心 |
“(齐国)太公……乃劝以女工之业……织作冰纨绮绣……之物,号为冠带衣履天下。”对上述材料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我国丝织业水平世界领先 |
B.齐国重视发展丝织业 |
C.当时丝织业水平很高,品种丰富多彩 |
D.齐国的丝织品闻名全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