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30年代是美国水利史上著名的“大坝时代”,1935年,科罗拉多河上高约223米的胡佛水坝宣告竣工,美国大规模兴修水利的直接目的在于(  )
| A.促进就业,以缓和社会矛盾 | 
| B.促进农业发展,以摆脱经济危机 | 
| C.兴修水利,以防止水土流失 | 
| D.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 
日本贸易振兴会曾作过关于经济合作组织的一项调查统计:
| 时间 | 
   1969年前 | 
   1970~ 1979年  | 
   1980~ 1989年  | 
   1990年以后 | 
  
| 数字 | 
   6个 | 
   6个 | 
   20个 | 
   69个 | 
  
上述数据体现的趋势是( )
| A.经济全球化 | B.区域经济一体化 | 
| C.政治集团化 | D.世界多极化 | 
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确立的标志是( )
| A.布雷顿森林会议的召开 | B.世界银行的成立 | 
| C.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立 | D.《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签署 | 
1992年,欧共体12国正式签署《欧洲联盟条约》。请根据所提供内容判断,以下对欧洲一体化的目标和影响叙述不正确的是(  )
 ①条约规定:在欧盟内部要求实现资本的自由流通,真正实现统一市场,并使经济政策完美地协调起来。②条约规定:最迟于1999年1月18日在欧共体内发行统一货币,实行共同的对外与防务政策,扩大欧洲议会的权力。
| A.增强了欧洲在世界上发挥更大作用的政治意愿和自信心 | 
| B.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国际经济、政治和安全事务的发展 | 
| C.其经济目标是在密切协调成员国经济政策和实现欧洲内部统一市场的基础上,形成共同的经济政策 | 
| D.其政治目标是扩大欧洲的影响,实现共同的防务,取代联合国 | 
二战后,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被称为支撑世界经贸关系的三大支柱是(  )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为争夺战后世界经济的主导权,英美两国于1943年7月分别发表了各自的战后方案,即美国的“怀特计划”和英国的“凯恩斯计划”。战后,英美两国展开了激烈的斗争,在美国允诺给英国巨额贷款的诱惑下,英国被迫接受了美国的方案。这充分说明( )
| A.国家经济实力决定国家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 | 
| B.美国与英国共同分享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霸权 | 
| C.纽约和伦敦成为世界经济的两大中心 | 
| D.英国顾全大局,与美国结成货币联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