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图是自然界碳循环的简图,图中的甲、乙、丙代表( )
A.甲为生产者,乙为分解者,丙为消费者 |
B.甲为消费者,乙为分解者,丙为生产者 |
C.甲为分解者,乙为生产者,丙为消费者 |
D.甲为生产者,乙为消费者,丙为分解者 |
在一定浓度的CO2和适宜温度条件下,测定不同光照条件下,放有某双子叶植物叶片的密闭装置中CO2的变化量,结果如下表。分析表中数据,不正确的推论是 ( )
光照强度(klx) |
1.0 |
3.0 |
5.0 |
7.0 |
8.0 |
10.0 |
CO2变化量 [mg/(100 cm2·h)] |
+2.0 |
-2.0 |
-6.0 |
-10.0 |
-12.0 |
-12.0 |
A.光照强度为1 klx时,光合作用吸收的CO2少于呼吸作用释放的CO2
B.光照强度为2 klx时,该植物光合作用速率为0
C.光照强度由5 klx增强7 klx时,叶肉细胞中C3化合物合成速率增大
D.光照强度为9 klx时,叶绿体中色素的含量是限制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内因
利用溴甲酚紫指示剂,检测金鱼藻生活环境中气体含量变化的实验操作如下。对此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溴甲酚紫指示剂在pH减小的环境中变为黄色 |
B.溴甲酚紫指示剂变为黄色是由于金鱼藻呼吸作用释放出CO2 |
C.这个实验可表明呼吸作用释放CO2,光合作用释放O2 |
D.实验操作3~5表明光合作用吸收CO2 |
下图是某动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与该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②结构只能存在于该类细胞中 |
B.①和⑥在结构上有直接联系 |
C.图中具有双层膜的结构只有⑤ |
D.若该细胞为吞噬细胞,则其在吞噬细菌时,体现了③的结构特性 |
水稻根尖细胞呼吸过程中,若单位时间内CO2的释放量与O2的吸收量的比值大于1,一定是()
A.分解了脂肪 | B.有氧呼吸强度大于无氧呼吸 |
C.只进行无氧呼吸 | D.出现了无氧呼吸 |
现有一瓶酵母菌和葡萄糖的混合液,通入不同浓度的氧气,产生的酒精和二氧化碳如图所示。则在氧气浓度为a时( )
A.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不进行有氧呼吸 | B.用于无氧呼吸的葡萄糖的比例是2/5 |
C.酵母菌有氧呼吸消耗9 mol氧气 | D.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释放能量的比例是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