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为某农田生态系统以及对秸秆进行进一步利用的示意图:

下列相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流经此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
B.图中只有2条食物链
C.秸秆利用后的废渣,其中的有机物被分解者分解后产生的能量可被农作物利用
D.建立农田生态系统的目的是使能量尽可能地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
科目 生物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生态城市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研究者探究不同光照条件下,两种不同浓度CO2对某种蓝藻生长的影响,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关于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和“”分别表示高浓度和低浓度CO2下的测量结果
B.若相同条件下测量O2的释放量,可得到相似的实验结果
C.低光强时,不同的CO2浓度对干重增加的影响不显著
D.高浓度CO2时,不同的光强对干重增加的影响不显著

研究发现,线粒体促凋亡蛋白(smac)是细胞中一种促进细胞凋亡的关键蛋白。在正常的细胞中,smac存在于线粒体中。当线粒体收到释放这种蛋白质的信号时,就会将它释放到线粒体外,然后smac与凋亡抑制蛋白(IAPs)反应,促进细胞凋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smac从线粒体释放时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
B.细胞癌变与smac从线粒体大量释放有关
C.smac与IAPs使细胞凋亡是由基因控制的编程性死亡,与环境无关
D.细胞凋亡时,相关基因活动加强,有利于个体的生长发育

下图表示两个群落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表示的是裸岩上的初生演替
B.乙可表示弃耕农田上进行的演替
C.甲中①②处的物种组成完全相同
D.若条件适宜,乙群落可演替成森林

如图是离体实验条件下神经突触后膜的膜电位变化的两种情况示意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发生电位1是突触后膜上Na+大量内流导致
B.发生电位2是因为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被分解了
C.神经递质释放引起突触后膜发生离子转移是产生电位变化的直接原因
D.递质只与特异性受体结合,这与蛋白质的结构密切相关

在基因表达过程中,真核生物基因必须转录完后才能进行翻译,而原核生物基因在转录未完成前便开始翻译。出现此差异的原因之一是()

A.真核生物的细胞核有核膜,原核生物的拟核没有核膜
B.真核生物的DNA为链状,原核生物的DNA为环状
C.真核生物的密码子具有简并性,而原核生物不具有
D.真核生物的mRNA可结合多个核糖体,而原核生物不能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