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观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设计4个密闭、透明的生态瓶,各瓶内的组成和条件见下表。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和观测后,发现甲瓶是最稳定的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组成 |
光 |
水草 |
藻类 |
浮游动物 |
小鱼 |
泥沙 |
|
生态瓶编号 |
甲 |
+ |
+ |
+ |
+ |
- |
+ |
乙 |
- |
+ |
+ |
+ |
- |
+ |
|
丙 |
+ |
+ |
+ |
+ |
- |
- |
|
丁 |
+ |
+ |
+ |
+ |
+ |
+ |
注:“+”表示有;“-”表示无。
请回答以下问题:
(1)乙瓶中,藻类的种群密度变化趋势为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丙瓶比甲瓶有较多的有机物,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3)丁瓶与甲瓶相比,氧气含量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观测结果,得出结论:①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
(I2分)盐胁迫是指在高盐度环境中,植物生长受到影响。当今,世界上约20%的耕地和50%的灌溉地正在受盐分的影响,低浓度的盐胁迫能刺激植物产生应激反应,通过提高一些生理生化的代谢过程抵抗盐胁迫。亚精胺(Spd),是一类含有氨基的化合物,能增强植物的抗逆性。某课题组研究了外源亚精胺对不同浓度NaCI胁迫下黄瓜的缓解效应。
实验步骤:
将生长状况一致的黄瓜幼苗随机均分为10组,l~5组分别用质量分数为0. 20 mmol/L、60 mmol/L、100 mmol/L、140 mmol/L的NaCl处理,另外5组在不同浓度的NaCl处理的基础上再喷施等量的0.1 mmol/LSpd。
五天后用氧电极法测定植物组织的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用氧气的释放量和吸收量表示)。实验结果记录如下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NaCl浓度为0时,实验组氧气的产生速率是____umol/m2.s。
(2)随着NaCI浓度的增加,黄瓜幼苗的呼吸作用速率变化趋势是____。在其他条件都适宜时,用100 mmol/LNaCl处理的黄瓜幼苗在每天光照12小时情况下。能否正常生长?____。
(3)从表中数据分析,在高盐胁迫下,导致植物细胞液浓度低于外界溶液浓度,植物因缺水而引起部分气孔关闭,导致____,从而使黄瓜幼苗暗反应明显减弱。同时由于____的分解加快,影响植物光反应阶段中光能的吸收和转换。
(4)实验结论:________。
某种自花受粉植物的花色分为白色、红色和紫色。现有4个纯合品种:1个紫色(紫)、1个红色(红)、2个白色(白甲和白乙)。用这4个品种做杂交实验,结果如下:
实验1:紫×红,F1表现为紫,F2表现为3紫∶1红;
实验2:红×白甲,F1表现为紫,F2表现为9紫∶3红∶4白;
实验3:白甲×白乙,F1表现为白,F2表现为白;
实验4:白乙×紫,F1表现为紫,F2表现为9紫∶3红∶4白。
综合上述实验结果,请回答:
(1)上述花色遗传所遵循的遗传定律是__________。
(2)写出实验1(紫×红)的遗传图解(若花色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表示,若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和B、b表示,以此类推)。
(3)为了验证花色遗传的特点,可将实验2(红×白甲)得到的F2植株自交,单株收获F2中紫花植株所结的种子,每株的所有种子单独种植在一起可得到一个株系,观察多个这样的株系,则理论上,在所有株系中有4/9的株系F3花色的表现型及其数量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某绿色植物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内,研究温度对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其余的实验条件都是理想的),实验以植物CO2的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温度(0C) |
5 |
10 |
15 |
20 |
25 |
30 |
35 |
光照下吸收CO2(mg/h) |
1.00 |
1.75 |
2.50 |
3.25 |
3.75 |
3.50 |
3.00 |
黑暗中释放CO2(mg/h) |
0.50 |
0.75 |
1.00 |
1.50 |
2.25 |
3.00 |
3.50 |
(1)昼夜不停地光照,温度在350C时该植物能否生长?。
(2)昼夜不停地光照,该植物生长的最适宜的温度是多少?。
(3)每天交替进行6小时光照、18小时黑暗,温度均保持在50C的条件下,该植物能否生长?为什么?。
(4)根据表中数据给出光合作用吸收CO2量与温度之间关系的曲线图。
分,共甲图表示燕麦幼苗生长素浓度与作用的关系;乙图表示将一株燕麦幼苗水平放置,培养一段时间后的生长情况;丙图表示燕麦胚芽鞘。
(1)甲图中,根和芽的最适宜生长素浓度分别为__________ mol/L、__________mol/L。c点生长素浓度对根生长的效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芽的效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图中b侧生长素浓度__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a侧,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引起的,a侧生长素对茎生长的效应是__________________。
(3)为验证在单侧光照射下,丙图燕麦胚芽鞘尖端产生的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发生在A段而不是发生在B段。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请帮助其完成下列有关实验过程:
①实验材料及用具:燕麦胚芽鞘,一侧开孔的硬纸盒,薄云母片,光源等。
②实验过程;给以左侧单侧光照射,在下列图中绘出插入云母片的位置,并在下面用文字说明。
③实验结果: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每空下面甲、乙、丙图分别表示某雄性动物(假定只含有两对染色体)的三个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
根据图回答
(1)、甲图细胞表示________________时期。
(2)、甲、乙、丙三图细胞中含有的染色单体数依次是___________。
(3)、甲图细胞在分裂后期,1和2染色体在细胞一极组合的机率是___________。
(4)、丙图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是_____________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