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明清时期,运河沿岸成为当时重要的经济、文化区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代朱德润在《飞洪桥诗》中描述了运河两岸的景象:“日中市贸群物聚,红毡碧碗堆如山,商人嗜利暮不散,酒楼歌馆相喧阗。”明清时期北上的漕船为运河两岸带来了大量原料,丰富的原料促成了加工业的繁荣。烧造业、酿造业、皮革加工业、丝织业等也在发达的市场网络中兴盛发展,并随着运河地位的下降而趋于萧条。
(1)据材料一,概括该时期运河两岸经济发展的状况。(4分)
材料二 运河的贯通,使沿岸的城镇形成了一道新兴的文化带。明清两代山东出了10名状元,其中有6名出自该文化带。运河沿岸的济宁,作为中国传统儒学的根据地.明以前民间信仰较为单一和正统。晚明以后,金龙四大王崇拜、天妃信仰、关帝崇拜等开始传开。同时,运河的贯通也使人们逐渐由“尚俭崇朴”、“循规蹈矩’’向“靡然向奢”、“违礼越制”转变。
——《明清山东运河区域社会变迁》
(2)据材料二,运河的开通对当地产生了哪些影响?(4分)
材料三  成书于明万历年间的“世情小说”《金瓶梅》,描写了北宋运河沿岸的市井风情:潘金莲下棋赢了五钱银子,用三钱买酒、两钱买了一个猪头、四只蹄子……吴月娘出了三钱银子请大家吃螃蟹·····卖炊饼的武大,凑了十数两银子,典得县门前楼上下二层房屋居住……
(3)有学者依据上述材料,认为北宋时期白银已经广泛流通。请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他的观点。你认为应该如何利用文学作品研究历史?(4分)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商业发展的基本要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时,对埃及威胁最大的西方国家是(  )

A.法国 B.英国 C.俄国 D.普鲁士

18世纪末法国决定占领埃及,其主要目的在于(  )

A.争夺埃及丰富的自然资源 B.推翻马木路克的腐朽统治
C.威胁英国最重要的海外殖民地印度 D.彻底改革埃及的贫穷落后状态

18世纪末法国入侵前,埃及实际上处于(  )

A.奥斯曼帝国统治之下 B.英国统治之下
C.马木路克统治之下 D.俄国统治之下

阿里的统治给埃及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主要是因为(  )
①他连年发动对外战争 ②他统治十分残暴 ③他对文化教育进行改革 ④赋税负担异常繁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841年,奥斯曼素丹颁布敕令,对埃及和阿里进行种种限制。该敕令的颁布不能说明(  )

A.阿里改革失败与外来干涉有关
B.阿里改革最后以失败告终
C.奥斯曼帝国代表社会发展方向
D.阿里改革也遭到了旧势力反对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