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奴隶绝不会成为主人的朋友,小人也不会成为君子的朋友,即使他们攫有了平等的地位也不会如此;因为如果对不平等的东西给以平等,其结果正是不平等。
——柏拉图《法律》
(1)据材料一,概括古希腊民主政治的特点。(2分)
材料二 制宪会议取得创宪的任务,不是基于人民的创意或同意.……而是由于会议中代表自己的决定。参加会议的各州代表的产生,不是出于人民直接或间接的选举,
制定出来的新宪法也未交人民表决。——《高中历史教学用书》;
(2)有人据此认为“美国1787年宪法没有反映广大人民的意见”,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简要说明理由。(5分)
材料三,2009年12月,国务院法制办主任曹康泰强调,在制度建设中要把公开听取意见、专家咨询论证、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作为重大行政决策必经程序加以规定。
------中国新闻网
(3)材料三反映了我国民主政治建设有哪些特征?其主要目的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民主政治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2分)
《明史》记载“隆庆时,诏江西烧造瓷器十余万。万历十九年命造瓷器十五万九千,继而复增八
万,至三十八年未毕工。”这个记载表明()
A.江西景德镇是全国制瓷中心 |
B.明朝官窑的生产规模适应了市场的需要 |
C.政府对瓷器的需求量不断增加 |
D.政府对官窑的工艺水平要求日益提高 |
谚语:“庄稼活,不要问,除了工夫就是粪”,“不怕天旱,只怕锄头断”,“春插时,夏插刻,
春争日,夏争时”,“清明后,谷雨前,先种棉;谷雨后,种瓜豆”。从中读出的信息,正确的是 ()
A.材料体现了古代农业刀耕火种 | B.材料体现了传统农业精耕细作 |
C.材料体现了土地兼并严重 | D.材料体现了手工业技术先进 |
王国维认为“中国政治与文化之变革,莫剧于殷周之际”,“商人继统之法不合尊尊之义其祭法又无远弥尊卑之分,则于亲亲、尊尊二义皆无当也。周人以尊尊之义经亲亲之义而立嫡庶之制,又以亲亲之义经尊尊之义而立庙制。”由此可见()
A.商朝实行“授民授疆土”的政策 |
B.西周“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 |
C.商朝“灭人之国者,固已为县矣” |
D.西周“为政先礼,礼其政之本矣” |
1831年9月的英国《贫民卫报》评论说:“不过据说这些中等人,即由这项措施授予立法权之人,较乐于听取我们对正义的呼吁——别这样想,可不是吗——他们会容忍我们哪怕只是提到普选权吗?——而财产,那是你们所没有的,不正是他们全部的思想和愿望所寄托的枢纽吗?”据此判断,报纸的评论认为
A.工业资产阶级是改革的受益者 | B.贫民获得财产就能获得普选权 |
C.“正义的呼吁”最终毫无作用 | D.经济地位与阶级立场毫无关联 |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1500年以前的欧洲几乎一直是今日所谓的不发达地区。西欧诸民族地处边缘地带,从那里窥视内地。……到1914年时,欧洲已称霸全球。”这种转变的根本原因在于
A.世界逐渐成为一个整体 | B.欧洲国家的对外扩张 |
C.工业文明的兴起与扩展 | D.英国确立了殖民霸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