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是
| A.取加热至亮棕色的纤维素水解液少许,滴入新制的氢氧化铜溶液,加热有红色沉淀物生成,证明水解产物为葡萄糖 |
| B.利用FeCl3溶液鉴别苯酚溶液和甲醇溶液 |
| C.利用能否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鉴别乙酸和硝酸 |
| D.经唾液充分作用后的苹果中滴入碘水会显蓝色 |
已知下列元素的半径为:
| 原子 |
N |
S |
O |
Si |
| 半径r/10-10 m |
0.75 |
1.02 |
0.74 |
1.17 |
根据以上数据,磷原子的半径可能是( )
| A.0.80×10-10 m | B.1.10×10-10 m |
| C.1.20×10-10 m | D.0.70×10-10 m |
天然存在的金属钫(Fr)极微量,它的21个已知同位素都有放射性,它是碱金属元素中最重的元素,根据它在周期表中的位置预言其性质,其中不正确的是( )
| A.在已知元素中它具有最大的原子半径 |
| B.在空气中燃烧时,生成氧化物Fr2O |
| C.氧化物的水化物是极强的碱 |
| D.单质的熔点比钠的熔点高 |
1999年1月,俄美科学家联合小组宣布合成出114号元素中的一种同位素,该同位素原子的质量数为298。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该元素位于第七周期 |
| B.该元素位于第ⅢA族 |
| C.该元素为金属元素,性质与82Pb相似 |
| D.该元素原子含有114个电子和184个中子 |
1824年法国巴拉尔发现溴。在他以前,有一家工厂曾将一瓶红棕色的液体送给德国化学家李比希检测,李比希凭经验武断地认为该液体为氯化碘(化学式为ICl,性质和溴非常相似)。后来看到巴拉尔发现溴的报道后,忏悔不已。下列关于ICl的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I—Cl键为极性共价键 |
| B.ICl分子为共价化合物分子 |
| C.该物质在反应中通常体现氧化性 |
| D.在反应ICl+2NaOH====NaCl+NaIO+H2O中作氧化剂 |
在等物质的量的短周期金属A和B中,分别加入足量的酸,A中加入盐酸,在B中加入稀硫酸,反应完全后,生成氢气的体积分别为V(A)和V(B),而且V(A)≠V(B)。若要确定反应生成物A和B的化合价,至少还需要知道的数据是( )
A.V(A)∶V(B)的值
B.V(A)或V(B)的值
C.A(或B)的物质的量
D.盐酸或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