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太后在允签《辛丑条约》的上谕中说:“今兹和约不侵我土地,不掠我人民,念友邦之见谅,疾愚暴之无知。”所谓该条约“不侵我土地”的主要原因应在于()
①瓜分狂潮中列强已将中国领土分割完毕 ②义和团运动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迷梦 ③清政府已变成列强在中国的统治工具 ④中外反动势力之间的矛盾业已根除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共产党宣言》中写道:“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工场手工业再也不能满足这种需求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就引起了工业中的革命。”这说明工业革命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A.殖民扩张扩大了海外市场 |
B.机器的生产代替工场手工业 |
C.工场手工业无法满足日益扩大的市场需求 |
D.生产的发展进一步促进了分工 |
下图显示的是19世纪英国人口结构的变化状况,其中曲线①代表的阶级成分是( )
A.地主 | B.资本家 | C.工人 | D.农民 |
有学者说“地理大发现早期的进行是在中世纪的种种动机和设想的伴随下,独自开始的”,但其结果却超出了这种“动机”和“设想”,主要表现在()
A.实现了宗教扩张的目标 | B.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
C.获得了巨额的财富 | D.到达了印度和中国 |
1964年,周恩来与美国作家斯诺交谈时说:“过去十五年中有些事情我们是做对了,但我们也做了一些错事。……只有敢于承认自己的缺点和错误,我们才能改正它们。”针对50年代末经济建设中的“缺点和错误”,党和政府的纠正措施是( )
A.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
B.提出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 |
C.提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
D.正确分析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
17.阅读以下国民经济统计表
农业 |
轻工业 |
重工业 |
||
在总产值 中的比例 |
1957年 |
43.3% |
31.2% |
25.5% |
1960年 |
21.8% |
26.1% |
52.1% |
|
增长率 |
-22.8% |
47% |
223% |
对以上统计表理解正确的是 ( )
A.我国已经建成了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
B.工农业生产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C.国民经济建设出现了严重的比例失调
D.我国已经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