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梦溪笔谈》记载:“皇佑(宋仁宗年号)二年,吴中大饥,殍殣枕路。是时范文正(范仲淹,字希文)领浙西发粟及募民存饷(粮食),为术甚备……又召诸佛寺主首,谕之曰:‘饥岁工价至贱,可以大兴土木之役。’于是诸寺工作鼎兴。”范仲淹的救灾措施的主要特点是()

A.宣传佛教,要求百姓忍耐 B.鼓励百姓生产,实行自救
C.救剂与“以工代赈”相结合 D.寺院提供饮食,救济百姓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列说法体现了“双百”方针内涵的是()

A.“要革命派,不要流派” B.“争论会引起党内思想不一致”
C.“不打棍子、不戴帽子、不抓辫子” D.“让样板戏占领革命舞台”

外国记者到延安采访时,发出了这样的感叹:“原来还有另一个中国啊!”称延安是“思想工厂”。这里的“思想”主要是指中国共产党()

A.揭示了中国革命的前途等问题
B.发表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重要文章
C.强调了进行农村革命的伟大意义
D.解决了新中国的国家性质等问题

中国近代先进人物在向西方学习方面,呈现出不断深入的趋势。导致这种趋势的最主要原因是()

A.西方资产阶级文化成果的先进性 B.中国知识分子提倡和传播西学
C.列强入侵,西学不断涌入中国 D.中国社会的变化和逐步转型

历史学家陈旭麓说:“民族的反思,是在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一百数十年来,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第二次反思开始于‘五四’前后的新文化运动,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先进的中国人通过第二次反思得出的启示是()

A.只引进西方技术不能使中国实现富强
B.要用暴力革命方式推翻清朝封建统治
C.要从根本上动摇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
D.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国情相结合

1916年,一位学者说: “晚清思想文化史的进程展示了一种特殊的现象:先进思想家从西方引进,并以微弱的资产阶级经济关系和职能集团为依托的民主、自由、平等的现代化观念与信息,像油浮在水面上一样漂浮在广阔的乡土文化带的上空。”这则材料实质是()

A.批判近代洋务派的中体西用 B.反对宣传西方启蒙思想家
C.指出西方思想宣传过程的缺陷 D.提倡马克思主义以指导革命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