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图为一高等雄性动物细胞分裂某时期的示意图,已知基因A位于1上,基因b位于2上,则该细胞产生Ab配子的可能性是( )
A.12.5% | B.25% | C.50% | D.100% |
蛋白质工程中,要对蛋白质结构进行设计改造,必须通过基因修饰或基因合成来完成,而不直接改造蛋白质的原因是( )
A.缺乏改造蛋白质所必需的工具酶 |
B.蛋白质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千变万化,操作难度大 |
C.人类对大多数蛋白质高级结![]() |
D.改造基因易于操作且改造后能够遗传 |
面对转基因技术的利弊,正确的做法是( )
A.坚决抵制转基因生物 | B.不加区分,全盘接受 |
C.应停止有关的实验 | D.趋利避害,不能因噎废食 |
质粒是基因工程中最常用的载体,它存在于许多细菌体内。某细菌质粒上的标记基因如右图所示,通过标记基因可以推知外源基因(目的基因)是否转移成功。外源基因插入的位置不同,细菌在培养基上生长情况也不同,右图示外源基因在质粒中可插入的位置有a、b、c点。某同学根据实验现象对其插入的位点进行分析,其中分析正确的是( )
实验现象 |
实验推论 |
||
在含青霉素培养基上生长情况 |
在含四环素培养基上生长情况 |
![]() ![]() ![]() |
|
A |
能生长 |
能生长 |
a |
B |
不能生长 |
能生长 |
b |
C |
能生长 |
不能生长 |
C |
D |
不能生长 |
不能生长 |
C |
用单克隆抗体研制而成的“生物导弹”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瞄准装置”,二是杀伤性“弹头”。下列对此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瞄准装置”是指识别肿瘤的单克隆抗体 |
B.“弹头”具有选择性杀伤肿瘤细胞的功能 |
C.“弹头”由放射性同位素、化学药物等物质构成 |
D.“生物导弹”的制备利用了细胞工程技术 |
下列关于基因工程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治疗就是把缺陷基因诱变成正常基因 |
B.基因诊断的基本原理是DNA分子杂交 |
C.一种基因探针能检测水体中的各种病毒 |
D.原核生物的基因不能用来进行真核生物的遗传改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