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5年,在美国旧金山举行的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上,张裕公司生产的白兰地、红葡萄酒、雷司令等产品荣获金质奖章,中国第一次有了举世公认的葡萄酒,当时以张裕公司为代表的中国民族企业迎来了短暂的春天,此“短暂的春天”
A.受到当时政治革命的推动 B.是清政府放宽对民问设厂限制的结果
c.发展最快的是纺织业和酿酒业 D.使中国民族工业逐步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
据史料记载:某一时期列宁格勒生产的一粒纽扣售价是1卢布,在700公里外的莫斯科的售价也是1卢布,而在万里之外的海参崴的售价仍是1卢布。这一现象反映当时苏联(俄)实行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B.新经济政策 | C.计划经济体制 | D.市场经济体制 |
1927年—1936年,是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革命政党在政治上日益成熟的十年。这“成熟”表现在:①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②妥善处理了党内矛盾和分歧③提出了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④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1930年,假如你从中国洛阳出发,前往美国、英国、苏联,沿途看到的不会是
A.中国“白骨遍田野”“千里无人烟” | B.美国:经济繁荣,工业生产高涨 |
C.英国:严禁外国商品入本国市场 | D.苏联:机器隆隆,但人们衣着单调 |
诺贝尔奖获得者道格拉斯·诺斯写道:“假设一位古希腊人能被奇迹般地送到1750年的英国他或她会发现许多熟悉的事物。不过,如果希腊人再晚两个世纪被送来,就会发现,自己宛如置身于一个“幻想的”世界,什么都不认识,甚至什么都不理解。”作者提出后一种假设的主要历史依据是
A.工业社会形成与发展 | B.人口爆炸性增长 |
C.经济全球化进程加速![]() |
D.各国间交往密切 |
中央电视台播出的大型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的解说词中写道:17世纪的英国“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占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了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英国“抢占了先机”和“傲视全球”的典型表现分别是
A.通过新航路的开辟,推动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
B.确立了君主立宪制,通过《航海条例》加强了海外贸易 |
C.确立了君主立宪制,通过工业革命成为最发达的工业国 |
D.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确立了霸主和世界殖民霸主的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