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将在未来十年形成世界最大的自由贸易区。读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统计表,回答:
|  | 2000年 | 2010年 | 
| 总人口 | 18亿 | 20亿 | 
| GDP | 1.7万亿美元 | 2万亿美元 | 
| 外贸 | 1.3万亿美元 | 不详 | 
从目前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与欧盟相比,最具潜力的是
①资源优势 ②市场优势 ③交通优势 ④科技优势
| A.①④ | B.②③ | C.①② | D.③④ | 
下列工业类型中最适合在东南亚布局的是
①原料指向型工业 ②市场指向型工业 ③动力指向型工业 ④廉价劳动力指向型工业
⑤技术指向型工业
| A.①⑤ | B.②③ | C.②④ | D.④⑤ | 
大气污染与使用能源的种类密切相关。读下图并结合相关知识,回答1-2题。
 1.关于四省市农村不同生活能源对大气SO2污染的贡献率,正确的叙述是
 A.广东省以煤炭最大 B.福建省以薪柴最大
 C.江苏省以薪柴最大 D.北京市以秸秆最小
 2.减少我国农村大气污染物排放的有效措施有
 A.发展沼气B.开采小煤窑 C.利用石油加工品 D.种植薪柴林
农作物栽培布局与距离农村居民点的远近有一定联系。某村位于我国平原地形区,主要种植蔬菜和春小麦。右下图为以该村居民点为中心的农作物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右图中甲、乙、丙分别为
 A.蔬菜带、混作带、粮食带
 B.粮食带、蔬菜带、混作带
 C.蔬菜带、粮食带、混作带
 D.粮食带、混作带、蔬菜带
 2.该村最可能位于
 A.成都平原B.东北平原
 C.华北平原D.长江中下游平原
读某地多年平均的月降雨量及月均温统计图,读图回答1-2题。
 1.该地最有可能位于
 A.30°N~50°N之间 B.10°N~30°N之间
 C.10°N~10°S之间    D.10°S~30°S之间
 2.该气候的成因可能是
 A.副高与西风交替影响 B.终年受赤道低压控制
 C.赤道低压与信风交替影响 D.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下页左图为我国局部地区某气象灾害平均每年出现的次数等值线分布图,读图回答1-3题。
 1.该种气象灾害最有可能是
 ①沙尘暴②寒潮③台风④干旱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甲地受该种气象灾害影响很小的原因之一是
 ①植被覆盖率高②距海洋较远③地势较高④春季降水多
 A.①② B.①③C.②③ D.①④
 3.当该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影响最大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黄淮平原土壤中的盐分相对稳定 B.东北平原正值小麦播种
 C.澳大利亚的农场主正忙于剪羊毛 D.江淮平原正值小麦收割
读图回答1-3题。
 1.图中四地发展农业生产,分别改造的自然条件是()
 A.光照、水分、土壤、地形 B.温度、土壤、地形、水分
 C.热量、水源、地形、土壤 D.光照、地形、土壤、水源
 2.乙地所在省区有我国最大的内流河,下列关于该河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河网密集,支流多 B.降水量大时,出现洪涝灾害
 C.径流量年际变化小 D.上游到下游,径流量增加
 3.丙地的土地利用方式在我国南方地区主要的生态效益是()
 A.改良土壤结构 B.减少水土流失 C.发展立体农业 D.保护生物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