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时,太湖地区出现大量“以机为田,以梭为耒”的家庭;苏州盛泽镇及近镇各村居民“尽逐丝绸之利”;松江地区男女几乎均以棉织为业;有制瓷窑1000多座。上述再现直接反映出当时江南
| A.地区性社会分工明显 | B.手工业生产规模扩大 |
| C.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 D.商品经济高度发展 |
据史书记载:公元前479年鲁哀公追封孔子为“尼父”,公元492年北魏孝文帝遵奉孔子为“文圣尼父”,贞观二年唐太宗遵奉孔子为“先圣”,1307年元成宗封谥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以上史实不能说明( )
| A.儒家思想是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
| B.孔子的思想有利于稳定社会,缓和矛盾 |
| C.自古统治者都以儒家思想为治国思想 |
| D.儒家思想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传统政治的理论基础 |
美国耶鲁大学教授保罗·肯尼迪在《大国崛起》中说道:“第一强国对其他国家说:这不仅是我们的利益,也是你们的利益。不摇晃梯子,不掀翻桌子,只要维持现状就好。”你认为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有可能说这番话的国家是( )
| A.英国 | B.法国 | C.德国 | D.美国 |
苏格拉底和孔子是公元前5世纪的东西方思想巨人,两者思想的不同之处是( )
| A.重视道德的意义 | B.肯定人的价值 |
| C.强调知识的作用 | D.推崇君主权威 |
一位美国历史学家这样总结道:在欧洲的海外扩张中最重要的人物不是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而是那些拥有资本的企业家们。对这一点最恰当的解释是()
| A.资本的发展和需求是海外扩张的根本原因 |
| B.突显了企业家的作用 |
| C.企业家为航海活动提供了物质支持 |
| D.否认了航海家们的贡献 |
秦灭六国后,嬴政自称“赖宗庙之灵”,进而又采用邹衍“五德之运”的学说,利用天人感应论,“以为周得火德,秦代周,从所不胜,为水德”。这反映出()
| A.礼乐制度被进一步强化利用 |
| B.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
| C.全体官僚都是皇帝的臣仆 |
| D.神权被皇权进一步利用 |